周五中午跟闺蜜一起吃饭。我们俩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虽然中间有段时间因为各自陪孩子读书很少见面,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友谊和见面时的亲密。
她是一个20多年的老基督徒。见面她说的最多的是基督教和《圣经》。我因为最近热衷心理学,我说的最多的是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我们俩在两个频道上热烈地交流着,她说个什么事儿,我不知不觉就会跟心理学联系起来;我说个什么事儿,她说不了三五句肯定是跟上帝联系起来。虽然是在两个不同的频道上,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两个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往往是一样的,说着说着,殊途同归。
她说她有个朋友的孩子上高中,一年之前说什么都不上学了,现在已经在家待了一年多了。她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就没有见过哪个孩子不愿意上学呢?为什么现在孩子不上学的现象这么常见呢?
可能是现在孩子的压力比较大?我们俩讨论着。可能是吧。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个考试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步走不好,可能就会步步被落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常常很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我们那时候,考不上大学很正常,可能一个比较好的班里,有一半能考上大学就不错了。现在的孩子呢,好像不考上大学就没有出路了一样。学校的老师也很有压力,升学率跟业绩和收入直接挂钩,老师的压力和焦虑会传递给学生,让一些心理健康程度较弱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导致不上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闺蜜从基督教的角度分析,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问题没有搞好。比如说现在咱们国内普遍认为夫妻分居好像不是个事儿,为了事业的发展或者为了挣钱,很多人认为夫妻分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但是《圣经》中说,妻子是丈夫的一部分,妻子要敬重丈夫,丈夫要爱护妻子。夫妻是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很多丈夫因为忙于工作和应酬,对家庭很忽视,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缺少爸爸(或者妈妈)的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睦的家庭里,孩子会更容易出问题。
她这样说,我又想起了,前几天研修班同学韩璐在日志中提到的一段话: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人的婚姻、性观念开放,家庭意识淡薄,事实正相反,他们的离婚率虽然高居50%以上,但只要不是单身,他们总会以家庭为重。当遇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时,他们会首先考虑家庭,尤其是男人。应该说,这是一种文化,已经深入了他们的潜意识。
我对韩璐所说的现象很有体会。十几年前,我到加拿大海洋营养公司做访问学者,在公司的研发部做科研。刚去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实验到下午5点下班时间还没有做完,于是我就加班大约到6点钟。离开公司的时候,整个研发部大楼静悄悄的,没看见有其他人,就我一个,心里都有些恐惧了。自那以后,我也从来不敢加班了,5点一到立马走人。慢慢才知道,他们老外朋友聚餐什么的一般会安排在中午休息时间,或者周末家庭聚会,平时一下班就全都回家了,很少加班,也很少有在外面应酬的。他们真的是以家庭为重。这跟他们老外的基督教背景可能是很有关系的。
我也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孩子不上学的现象。我们会经常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孩子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问题、不上学厌学问题等等,基本上都是亲子关系问题,跟父母本身的问题关系很大,当父母愿意改变自己的时候,孩子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不管从基督教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爸爸(或者妈妈)回归家庭,夫妻关系和睦,才是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根本办法。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大部分小家庭都幸福,这个社会才会稳定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