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心里暗爽,那些不可一世充满胶原蛋白的脸,又要开始回到他们乱糟糟的宿舍,开始考虑上课还是逃学,看书还是游戏,拿奖学金还是挂科的人生抉择……想想当年自己也是从这些坑里挣扎着走向正途,又看看如今还是有一个个懵懂又假装世故的脑袋前赴后继的迈向这个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记得也是在这样的季节,我带着行李——一个旧的大行李箱;背井离乡的来上海求学。彼时我在父母膝下,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小城,十年寒窗所有的目标就是高考分数,我甚至都没有研究过拿一个漂亮的分数应该填写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未来在我眼里是一片不切实际的繁华和迷茫。
而更迷茫的是,当我看着送我上学的父亲转身离开的一刹那,心里的那些失落弥漫开来。后来很多年以后,我渐渐明白,那是我人生中啜饮的第一口孤独。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将不会再有机会回到故乡,继续以前的生活……高考,像一个休止符,以前生命的所有乐章戛然而止,而大学,像一副新的画卷,你重新开始书写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最残忍的是,有些时候,它会帮你头也不回的离开那些过去,无论你有多依依不舍。不过,好歹生活也能给你些启迪,让你成长。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坚强?是什么离去让我们成长?
我从三线小城市来,大学之前我所有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高考。拿下所有高考试卷上该拿的分数,换一块进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而当我正真进入大学的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大学的目标是什么?对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来说,拿到大学文凭,换取一份不错的工作,拿不错的薪水,那便是他们用尽所有力气所赋予给我的意义。而对一整个人生来说,这样的意义未免单薄。虽然我是在离开大学很久以后才认识到这一点。
如果说高中的目标是高考,那么大学的目标是成长,长成一个能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创造价值的人。而成为这样的人,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
1. 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和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结合。听课和阅读是最快的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而这些知识结构,将会成为之后行为处事的基础。大学课程不同于高考时代的题海战术,而更倾向于结构化的学习和思考——如果你能先花点时间把专业书当成一个整体来看看它到底要说些什么概念和问题,能不能成为学霸不一定,至少肯定不会挂科了。
——说和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写,简单点说,不写完论文你根本就毕不了业;说,能决定HR是否雇用你,或者是给你8千还是1万,如果你能说得更天花乱坠些,能成为下一个Papi也说不准。
终极简单学习步骤(请忽略惨不忍睹的手写)2. 基于知识的问题解决能力,无论是个人问题还是专业问题。终极武器是合理的推断(思考)和良好的沟通(还是得听和说)。
所有你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解决赚许多钱,在北上广买10套8套大别墅,一年周游世界8个月;或者娶个漂亮妞,当个CEO……即解决物质需求,生理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在解决问题方面,沟通能解决80%的难题。沟通其实也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你倾听别人的意见,阅读别人的观点,用说或者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认知,来积极的思考,理解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以及别人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是所有一切的载体。
3.思考能力:要精于评价目标,问题,信息,数据,推论,假设;思维清楚,准确深入的考虑问题,制定策略。
有时候,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我立志于从事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或者证书),怎样才能取得这些东西?在靠近目标的过程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要怎样解决?我是否要出国深造?为什么一定要出国才能达到目标?我怎样申请到好学校和奖学金?我要去哪些企业?10年后我能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这种目标就不要评价了,毕竟你不是思聪4. 行动能力:保持努力,勇敢,谦逊,理性的态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然后一头扎进你的目标,去实现它。通过你一堂堂的课,一次次和导师的讨论和思考,一场场的考试……
许多人说大学一定要谈恋爱,要兼职,要年轻而热烈的活着……是的,没有错,前提是这一切都能让你成长。生命的一切都是用来体验的,而体验是用来成长的。知识和经历都能改变大脑,认知的成长让你的行为模式更加趋向于达到你自己的目标——那是成功正真的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