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留在身上的余味,好像寂寞的拾荒者。
我矫情的写着下面的一段话:
“这小说主人公人生的境遇,竟跟我特定时期的内心独白,有几分难以名状的相似之处……”
算是对《春风沉醉的夜晚》的个人体悟。此文作者郁达夫,落款于1923年。
而我如果没有记错,这篇文章曾入选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语文读本》,但具体哪一册已经记不清。
却也依稀记得当时,一个人在家聊赖,也是在五月乍暖时候,品呷作家容且这般细碎道来的上海故事,羁旅之情节,长短之句式,让人迷痴。
后来才知晓,这故事,不过小说杜撰而已!
内心好不失落。
我宁愿信其真。
单从这些年我的经历而言,浮沉起落,这掩靥的独白,梗介的情怀,已然与我遥空呼应了。
也曾在租房处相识于城市里的陌生人,只知他们三人在某个酒店打工,恐在厨房——衣服常带有油星散发而挥之不去。
这陌生人,有时晌午就回,有时夜归——即便如此,楼道里我们还是互不照面,他向左走,我向右走。
会抖然发觉,原来彼此租住的邻居,内心深处还是那么的遥远。惟见走廊上晾晒着刚浆洗过的白色工服,涔涔的还在滴水;隔壁时而响起觥筹交错的哗音,以及啤酒瓶散落一地的清脆;会听出他们电话的调情,男生吻过绕指可柔的气语,女生回应以娇嗔的鼻息。
或许在时间轮回的1923年,我也会是小说那个落魄的颓唐者。用脚步丈量过一段红尘,用浮生周遭了一方境遇,至此,却唯有抱着百无一用的职业,去臆读羁旅的残缺。
千帆阅过,殊途同归。
好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却从此只怨庄生的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