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房子跟置家是不同的,一直以为房子等同于家,不是的。
从一点一滴的购置物件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房子跟家不一样。如果只是看着是房子,那它满足基本的功能,遮风避雨,居家做饭等就可以了。如果是家,那选每一样东西,都是深深的期待,期待它有属于家的气息,带来家的味道,留下家的印记。一桌一椅、一窗一帘都在极尽可能的构建家的模型。看着房子的时候觉得什么满足功能就可以接受,期待是家的时候,从比例、颜色、材质......无一不在思考我跟它之间的连接,我无数次的问自己,这个东西买回来我会欣喜吗?我会长久地珍惜它吗?我对它抱有怎样的期待才是合适的。我是要尽可能地选自己喜欢的并且能长久陪伴我的物品,还是先满足功能的选一个,不合适再换?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察到在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中,原来都是有类似的考量的。我是在将就我的人生,还是说已经早早给自己定义了应该过怎样的人生,用了无数的条框来限定自己的一切。我是真的需要这件物品,还是说在我的期待里,我的人生在这个阶段这个物品与我相匹配?
我不敢相信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物品我应该怎样对待它们,是初始很喜欢,逐渐被遗忘甚至丢弃,还是从一而终的坚守对它的客观期待,我守好我对它的期待,尽可能的相处长久,在这个过程中不因看到更好而想换掉它?
电子产品迭代升级太快了,我们的装修风格、家里使用的物品都在不断地升级变化中。总是想要最好的给人无法满足的虚妄,我希望自己不管是人生还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理解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人生等同于物品的配置上,内心的成长,技能的提升远胜物的升级。如果我的内心跟人生是提升的,那用什么样的物不应该纠结,它影响不了我成为什么样的人。反过来,不应该用什么物来定义自己的人生,如果只是用物来定义人生,我觉得人生会没有希望。
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想法,活出自己的人生还是忙于活给别人看。怎么处理自己与物的关系延伸下去就是自己与人生的关系,值得好好面对,我在认真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