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麒(1746~1818),钱塘人,乾隆进士,擅诗词,尤精骈文,其尺牍言简画浓,如饮清酒。
《柬奚铁生》五十九字,写荻港夕照,芦风、渔舟、夕阳轻轻勾勒,继衬之以柳宗元诗《渔翁》和倪瓒黄公望山水画,写得空灵而余味隽永。结尾十字“奉到青藤一枝,伏听驱使”似为答谢,然青藤既指手杖又让人联想到另一画家徐渭,似为双关,最后四字似为下一站作伏笔,令人止不住心痒。我们不妨移步杭州,把《简张心甫》看作吴锡麒的下一站,枕上鸟声关关,纸窗日色初上,接着写宝石山,“轩豁呈露,笑黛宛然”,八字化静为动,仿佛一个美女就在窗外不远处颔首。我们不妨把这幅画命名为“宝石朝暾”,结尾又来一邀,足下可愿同游,已买小舟以待。怎么样?作者又发出邀请了。心痒继之以脚痒,走吧。一封邀请函,不过四十三字,却写得热情洋溢。
《寄邹论园》和《与项秋子》两则皆不足百字,一伤内子遽逝,一贺友人添丁,一悲一喜,都用了《诗经》典故,“蒙楚”悼亡,“弄獐”贺生,“肯堂肯构”喻后继有人,既妥帖又得体。“天上石麟”、“笑破阿翁口”、“偿我汤饼债”等句欣喜中不乏风趣,可见两人关系很不一般。
试以《柬奚铁生》填小令《渔歌子》:
芦风萧萧四无人,小舟遥赴夕阳沉。
山水绿,欸乃声,倪黄画里几度闻。
许葭村,生卒不详,绍兴人,屡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游食燕赵,幕府生涯四十余年,其《秋水轩尺牍》与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和龚未斋《雪鸿轩尺牍》并称清尺牍三大经典。
读秋水轩尺牍七则,有小令意味。《复朱鹤汀》问候友人,先连用河鱼之疾、造化小儿二典轻松化解患病的疼痛和无奈,最后以寄语加餐一典嘱友人保重身体。全文仅八十字。《劝韦秋漪戒嫖》九十三字,涉及敏感话题,却能曲尽其意而不伤对方自尊,“出入跬步,有碍关防”劝其慎,“灯灺酒尽”“一觉扬州”促其醒,“游子身上,慈母手中”动其情,用典得体而不露痕迹。
《复陈宪章》《邀孙位三饮酒》皆七十字上下,四言六言错落有致,骈味特浓。前者怀友,七十一字,妙语连珠,俯拾皆是,“绿肥红瘦”惜春,“素心人远”怀友,“试青萍于寸铁”喻友人之大材小用,“半帘花雨,孤馆无聊,听好鸟于枝头”诉己之寂寞难耐;后者邀饮,怀念之情亦溢于言表,统共才六十九字,“良友难逢,菊花依旧,满城风雨,我怀何如。”开篇四言四句,形近《诗经》,意近两宋,“扁舟访戴”言见友心切,“如获同舟而返,尚疑笑把茱萸”暗寓情同手足,难舍难分。
《与黄封三》和《与周又唐》篇幅稍长,《与王九峰》九十五字,然思友之情、游宦之苦异文同旨,此不一一诠释。
试以《邀孙位三饮酒》填小令《忆王孙》:
菊花依旧风满城,拟泛扁舟访戴门。
幸沽黄娇白衣人,醉黄昏。
朗吟楼上续一樽。
(2021.2.日记,7.23.10:05.二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