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暑假学习考公开始到今天的四月份,这快一年的心理,从糊里糊涂到犯错误的害怕与逃避再到实习工作,每天都感觉压力好大,每天都感觉不知道要怎么走。
想到这些天高压力的状态,圆磊师父的话和微博的文章。我的烦恼与压力,困从何来?
对于未来的工作与研究生的选择,对于实习报告的结果,对于奖学金的诱惑等等,说白了,这一年都被困在自己与外界所建立的围城中。
在选择的路口中,当自我的欲望来了,当外界的对比来了,被自己和外界幻想的虚妄而忘记了脚下应有的步伐。口中标榜着放下自在,顺其自然,但是却在短时间内不断逼迫着自己加速再加速。
每个人都想变得优秀,想在毕业的路口给自己铺上最好的柏油路,很多同学在大三前就开始准备雅思和Gmet等等的培训和考试,已经早就在未来的路途上慢慢的铺路。
我也想变得优秀,想变得有更好的路可以选择,本来不会想未来要怎样,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同学收到了非常好大学的offer,也会觉得不甘,平时一般的同学都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行?于是我开始加速,开始疾病乱投医,半个月速成雅思,到处的报名学校,写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等等。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的柏油路没有铺好就已经提早踏上了路。看着别人自己在铺好的路上乘凉走远,我的双脚却只能深陷路中。
我们没法成为别人,没发体验别人在追寻铺路过程中的努力和压力,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结果是什么,片面的思考,片面的定义。
正如跑步比赛中,我们常常会转头看看下一个人与自己的差距,听着周围的加油和刺激“快!快!要超过了”,但是这时如果我们只盯着前方的终点再冲刺,不是更快吗?被外界的声音,周遭的环境而忘了自己是谁,特别是在人生的选择中,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比较,太多的浮躁和急于求成。经历了名和利(成绩和奖学金)后,怎么才能保持你的初心---不断学习求知的心。
读书不是为了要得到别人的夸赞,不是为了要拿到所谓的奖学金,选择读书和继续深造的目标一直都是让自己能更加的优秀,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
出国继续深造是一个好的选择,有名校毕业的光环,一年就能结束研究生的过程。但是在这个加速开花结果的环境下,在所有人一股脑的向外冲的情况下,首先首先要明白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需求。
很多同学选择出国深造,父母给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有多少人懂的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又有多少人改变了他们的专业,跟着中介的目标,为了要读某个学校,哪个专业好申请就报哪个,哪个专业热门就报哪个。那他们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我问过我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总觉得读了,有文凭了,就能有更多的筹码找到好的工作有好的结果。确实不能否认他们有更高的平台和机会,但是留学生大多都会面对教育投入和工资收获不平衡的情况。父母投入了很多钱,想要有好的工作和薪酬,当“海归”不再成为新鲜事,月入百万也是天马行空,留学生们大都觉得愧疚和不甘。迷失在失衡的天平中。
所以,更多的要明白自我的需求,自我的人生规划。想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竞争力,最重要的不是文凭,不是背景,不是你的专业有多么热门,而是你自己的一技之长!你有什么技能在这个行业中是需要的,你的一技之长才是你最大最大的筹码。
现在的自己想要做一个大学老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来打磨你的“剑”,十年磨利剑,学习的道路不是你一蹴而就,而是不仅从课业中,从书籍文献中,从实事中,不断的融会贯通,不断的臻于细节(这次实习就发现,课堂中很多建议类的报告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于人员技术,预算等各方面),所以,未来学习的路有很长,需要一步一步认真的做好准备,学无止境。
每个人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在不同的道路上,你走的快了,我走的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绝无领先和落后之分,认清和接纳你自己的优缺点,明白外界他人的作用,外界环境包括人只是作为一个警示,告诉你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可以改进。决不能妄自菲薄把自己的一般点和他人的优点比较,学无止境,生而不同,没有所有人在所以方面都是完美的,找到自己的路,走好自己的节奏。
人生不是为了去表现,为了迎合大众。每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粟,人的一生短暂又渺小,所以,人生重要的是能在自己的领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的道路,走着自己的节奏,学会进步成长,学会解决各种虚妄烦恼,学会满足中感到自在舒服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