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学基础——王门四句教

儒学基础——王门四句教

作者: 邓浩仁_2ae3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10:03 被阅读0次

            众所周知心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演变成理学后有一次重大的发展。一般来说,心学是由南宋大儒陆九渊提出,到了明朝又由王阳明继承并进一步的完善发展,最终提出了“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来说,王阳明心学依旧属于儒家学派的范畴,心学的存在只是从另一角度去解读儒家思想。

            王阳明心学的几个主要的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个观点是递进式的,自“心即理”到“致良知”不断地深化,由浅入深,形成了一种由内心出发,以内心为准,向内心寻找答案的哲学体系。这些个观点十分深奥,也十分伟大,当然前人也皆述备矣,今不再赘叙。王阳明心学中还有四句话,它们并没有上述的观点出名,却是最实用、最普适的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四句话就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四句教的全文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心的本体是一种纯洁无暇、无善无恶的超经验的状态,是一种未发之中;但是当人的意念一旦产生,这种状态就被打破了,就有了善恶,意念就要落实到善恶的两个阵营,这可以说是发而中节;善与恶产生之后就会立马触动良知,良知就是蕴藏在内心的道德标准,善恶现即良知现;在这个时候良知已经将善恶、好坏摆在了你面前,你只要顺从自己本心,为善去恶,此之谓格物。为什么说这四句话是王阳明心学的精华,儒学的基础呢?

          《大学》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儒家最高的精神追求,被后世的人们总结为“三纲”,为了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后世的大儒们又根据《大学》中对“三纲”的解释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大境界归纳为儒学的“八目”。可以这么说“三纲”是儒家哲学的世界观,“八目”就是它的方法论。就是这寥寥几句就支撑起了儒家哲学的理论体系!正是因为八个境界是由下到上的递进关系,所以,格物就成了学习儒学的入门第一课。

            中国有句古话叫“万事开头难”,那作为儒学的大门,通向圣人境界的基石的“格物”难不难呢?那是相当的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纵观儒学的发展,自《大学》提出“格物”的概念到朱熹提倡“格物致知”就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学派提出“格物”的具体做法。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所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就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的道理,我们要穷尽其道理就要不断的格物,不断地实践。从这可以看出他只提出了一个格物的概念,只是说实践,并没有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如此,“格物”就变得的模糊,或者说其一直模糊。

            王阳明年轻之时对朱熹的说法深信不疑,认为朱圣人说的话一定是对的,于是他也效仿朱熹去格物。他当时与一个朋友约定好一起格物,地点就在后山竹林。面对满山的竹子他那个朋友格了三天就坚持不住回去了,而他在那盯着看了七天七夜,最终吐血而归。格物之难,可见一斑!事后他就想:不是我的境界不够,就是朱圣人的方法有错!而后来陆续的实践中他愈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最终与朱熹的理学分道扬镳,走上了心学的道路。

            于此相较,我们看看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它是多么浅显易懂的阐述了格物的具体做法!良知每个人都有,做事的时候良知就会显现,你只要顺从良知的善恶判断就能做到格物!它省略了那么多繁杂的过程,直指大道本质!想做到这样你就只需要问问自己的心。

            其实说这个“四句教”重要,不止是说它续上了“格物”的断层,打开了圣路的大门,更重要的还是其对我们的现实意义。自洋务运动以来,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不断地学习西方文化,引入西方制度。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学堂式教学慢慢取代了师徒相传式的学习。格物就变得愈发艰难了!古时学生拜师,常年跟随师父学习,这种日日相对、言传身教的教导使得格物之法在朝夕相处间潜移默化。而现在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为人处世的教育,这就导致了有才无德的“危险品”增多。正是因为我们现代教学制度的机械化,所以我们更要注重身心的修养。《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的起点就是格物!   

            由是观之,“王门四句教”作为儒学经典之一,不仅具有其补足了“格物”的具体实践方法的学术意义,还能够帮助我们修养身心,提高人生境界,为我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或许也是阳明心学历经五百年岁月洗礼却历久弥新之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学基础——王门四句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qz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