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间管理篇 | 超级时间分析法: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时间管理篇 | 超级时间分析法: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作者: 人生精进林洛羽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00:28 被阅读0次

    上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超级时间追踪法:如何做到每天多出2个小时?》,没有看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蓝色字体直接跳转阅读。

    时间追踪,可以说是小白入门时间管理的最好方式,因为它作用强大、简单易行,只要认真了解过的人,基本上可以立刻上手操作。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人在做时间追踪后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虚度时光类

    这一类人记录的每日执行,基本都是“睡觉”“发呆”“玩手机”“吃饭”,日复一日,没有太多变化。

    这是刚开始做时间追踪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我的很多私教会员,在做时间追踪的前几天也是如此,他们经常会找我反馈,说感觉自己每天做的事情都很琐碎,而且感觉很没有价值,不知道记录下来有没有意义。

    这是“虚度时光类”人群的基本执行表现和基本心理活动,你也可以去尝试着记录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整体情况如何。

    2、惊喜发现类

    这一类人记录的每日执行,会有比较多具体的事项,比如“完成某个项目”“和某人交流什么事情”“前往某地做某些事情”等。

    当他们连续记录几天之后,就会有相应的惊喜发现:原来自己一天能完成这么多事情,之前总觉得日子过得忙乱不堪,现在看来,其实并没有荒废时间,或许只是在做一些小事,但也是一点点地扎根进步。

    做时间追踪,是新人入门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后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一篇文章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在做了一段时间(至少7-10天)的时间追踪后,我们要如何去对这些记录做分析,如何真正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01、奇特的一生,从记录和分析开始

    关于做时间追踪,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管理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直到1972年逝世,柳比歇夫的时间追踪坚持了56年,在他做时间追踪的这些年里,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流传;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柳比歇夫一共写了500多印张,相当于12500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是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日志,主要是以项目为维度,记录做每件事情所花的时间,细化到每分钟。

    作为一个新手,我们没有必要一开始就挑战这么细致的记录,可以先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按照小时刻度去备注自己每天都做了些什么。

    02、如何有效分析时间追踪日志

    在我们把时间追踪养成一个习惯之后,就要开始对记录下来的事情进行分析和总结,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分析维度可供大家参考:

    1、分析自己是否高效利用时间

    这个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一目了然和最能直观感受到的。

    当我们翻开一页时间追踪记录,从每个小时记录的事情多少,就可以判断我们在这一天里是否有高效利用时间。

    这是两份真实的时间追踪对比,同样都是24个小时,一般能够做20件事情的人,和一个只能做10件事情的人相比,其时间利用率肯定是有差异的。

    2、分析在同一类事情上花了多少时间

    我们在做时间追踪的时候,虽然每个小时记录的事情不一定相同,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可能同属于一个板块,比如休息、吃饭、散步、阅读、写作、工作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同类事情合并起来,用于计算我们在这个板块共投入了多少时间,以及分析这个时间投入是否合理。

    这是我一个私教小伙伴的时间追踪表,我们拿其中“3月14日”这天的记录做案例分析。

    根据记录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位私教朋友用于【睡觉】的时间为8个小时,用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为8个小时,用于【学习】的时间为8小时。

    她是一名学生,这样的时间分配在大方向上是合理的,也是在“时间管理”层面我们能分析到的结论,如果要提升效率,后续要做的就是在一些关键类别如【学习】上,继续去细分每个小时的项目,看看做每件事情到底要花费多长时间,这样就上升到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再结合自己制定的目标,看看每天做的这些事情,是否真正投入到了为目标奋斗上。

    3、分析自己的时间段属性

    这个涉及的点比较多,主要是根据记录观察每个时间段的差异,以此来合理安排后续项目,目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时间段属性有哪些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表格清单,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分析时间追踪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记录下来的事情和个人以往经验,判断一天之中每一个小时分别都属于什么时间,并做好备注。

    这是我为自己做的一天时间段属性分析,将这个表格清单和我所需要做的事情匹配起来,就是我最合适的每日时间使用方案。

    4、分析自己的日常必要事项

    这个和时间段属性分析类似,根据自己的时间追踪记录和个人以往经验,将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梳理出一个大致的时间排期,等把必要项目都安排好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去做一些目标领域的拓展或者安排休息、娱乐等事宜。

    还是用我自己的例子和大家说明,通过记录和梳理,我发现我日常需要做的事情无外乎:睡觉、工作、通勤、社群运营、私教咨询等,所需要的时间也大致清楚(这个清楚不是自己想当然的,而是通过长期记录发现的),而且通过对比上面提到的时间段属性,也大致清楚这些项目排在哪里做比较合适。

    03、时间追踪升级指南

    当我们通过简易的时间追踪,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之后,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1、将时间追踪变成长期日常习惯

    时间追踪不是一个短期项目,应当作为一个长期习惯来养成,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当成和睡觉、吃饭一样自然的事情。

    没有记录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后续我们还有很多关于复盘的方法论分享,所有的复盘和总结,都是建立在前期有记录的基础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在一开始就有这个长期追踪的意识。

    2、将重点板块的时间追踪细化

    这个可以参考本文第二部分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针对一些重点板块(如工作、学习、成长等),做更细致的时间统计,这样我们可以更了解自己对于要事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做重点项目的时间细化,有两个小技巧:

    一个技巧是在我们每天的【时间追踪表】里,把简单的关键词变成更细致的描述,备注下具体事项和所花费的时间,等下次我们又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大致判断所需要的时间,以帮助后期精准排期。

    另一个小技巧是可以借助手机APP,苹果系统用户可以下载【a time logger】,安卓系统用户可以下载【时间记录】。

    这两个软件都可以更清楚地帮助我们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花费,它们的使用方式类似:选择一件事情,按下“开始”键,等这件事情做完的时候,按下“结束”键,系统会自动记录这一段时间。

    当天记录完毕,系统会把我们这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做一个统计,点击相应功能,就能看到我们想要的分析图表。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在刚开始用软件做时间追踪时,会想把所有事情、不管大小繁简都详细记录,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无论是用一个软件,还是学习一项技能,都要记住“极致+克制”两个字,时间管理也是一样,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是否把重要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把那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追踪的事情好好记录,剩下的大致标注即可,即便是严苛如柳比歇夫,他也只是完美再现“工作”部分的内容。

    3、把追踪到的结论固化成一个时间清单

    我们可以将之前对时间追踪分析的结论,用来制定一个基础版的个人时间管理方案。

    在做个人时间管理方案时,建议以7天为一个周期,这样可以适配学生群体和上班族,因为大家的时间都是一周一个轮回。

    1)首先给自己做一个【一周时间管理表】;

    2)其次根据“各时间段属性”,填入相应必要事项;

    3)将不同板块的项目设置成不同颜色。

    颜色选择可参考《神奇手账》四色管理法:用蓝色代表工作时间,寓意冷静执行;用绿色代表个人精进时间,寓意令人期待的事情;用红色代表健康管理,寓意生命和危机;用黑色代表日常琐事,寓意平常心对待。

    下面是我最近一周的【时间管理表】,分享给大家做参考:

    像这样的【一周时间管理表】,我为自己准备了很多个,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需求做多个备用,只要基本的作息规律和饮食规律不被打乱,其他都可以参考自己的“时间段属性”进行自由安排。

    04、总结

    关于“超级时间分析法: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和大家总结一下要点:

    想要做好时间管理,我们需要分阶段进行,第一步是时间追踪,第二步是养成习惯,第三步是细致分析和总结规律。

    在分析总结部分,我们可以根据时间记录,找到自己使用时间的效率、判断自己在不同板块的时间投入、了解不同时间段的属性,用以匹配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项。

    最后部分是时间追踪的升级指南,所有的内容看起来挺多挺复杂的,但是只要你愿意静下心来,为自己做一次分析梳理,一次付出便可以长期受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管理篇 | 超级时间分析法: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rm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