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当雨像把小扫帚一样,从天上舒缓滑落,就成了雪。
古人写雪花的也很多。又爱又恨,有好有憎。
其实,雪花又有什么过错或原因呢。
就像顿宗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这些外在的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菩提有没有树,明镜是不是个台子,都取决与你自己的内心。
看花是花,看花不是花,看花还是花。
不去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看到另一番天地。
人类作为高级生物,在人的世界里,似乎其他的有形无形的、有生命没生命的,都是配角,都是围着人类存在。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外界从不会为了迎合人类,而做出什么妥协或让步,最直接的,从来都是大自然因为人类的活动,温度更高,环境更恶劣,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越多,反而是人类,一直都是在追逐着大自然的脚步,让自己去一再适应大自然的种种环境。
如果有一天,主体意识发生改变。
每一朵雪花,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那会不会,觉得我们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雪花更多的更早的出行,或者更少更迟的到来,那人类只是个符号,服务于雪花的符号。
当然,这只是脑洞大开,雪花还是雪花。它不声不响,不像风一样,刮到哪里,在哪里呼朋唤友,也不像雨,走到哪里,冲刷哪里。
无论起风还是降雨,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当下即时的,带来诸多不便的影响。
只有雪花,它从来都是下自己的,慢慢堆积,却并不会给出行造成太多的麻烦。
小雪,落地即化,不留踪迹,既不冲刷,也不打湿衣物,下了跟没下,差别不大。大雪,美了风景,净化了空气,虽说是会积累一定厚度,但大铁锹一推,道路又洁净如初,倒是也没有什么影响。
这样来看,这雪啊,大概也是温柔的。
从物理学上来说,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雪只会在零摄氏度以下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
近期总刷到视频,说的是南方娃娃,集体来北方体验寒冬。
标志性的特征,是头戴的可爱头饰,以及身上的浅色羽绒服。是,在北国待了几年,也了解了,深色或黑色羽绒服,是冬天里最保暖的衣物,帽子则是直接将羽绒服帽子扣上,简单方便,北国的冷,仅限于室外,随时进入室内,就可以切换为春秋模式。
听说,雪还有奇效,一个是经常用雪水洗澡,能增强皮肤与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更有人说,如果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益寿延年。这个反正也是听听而已,增强抵抗力,应该不是白话,至于延年,则笑笑即可。
但有一点,雪肯定是可以净化空气的。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
如果能够降下一场雪,就能够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这也是雪后,空气格外清新的本质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