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横空出世》观后感【二】

《横空出世》观后感【二】

作者: 蝶化文澜 | 来源:发表于2022-02-15 08:14 被阅读0次

    一个共同的目标,一群努力奋斗的人们,一个惊艳了世人的蘑菇云。

    陆光达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可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冷峻的一面。他是世界上顶级的物理学家,如果不回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当看到他在苏联专家撤走后所表现出的决绝,以及决心一辈子隐姓埋名的淡泊,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在基地建设时,他铁面无私,直接否决冯石的意见,让征战沙场的老将也不得不让步。

    建国后从美国归来的核物理专家,回国后就面临第一个抉择“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他接受了隐姓埋名的条件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家庭和事业,他选择了事业,为此告别妻子,来到罗布泊参与建设核试验基地。

    知识就是力量。在陆光达身上充分的体现了出来。记得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大家用算盘计算苏联留下的残存的图纸上的数据,可依然无法验证图纸上那个数字。“都算五遍了,还是不对!”在很多人都自我怀疑是哪个环节出错的时候,陆光达说了句“万一他们错了呢?”换一种思维,换一条路,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一个顶尖科学家的素养。因为有了足够的知识去独辟蹊径。而事实证明,陆光达的怀疑是正确的,这让接下来的工作推进又进了关键点一步。

    他是性情中人,却也有着冷峻的气质,冷静的思考,“牛”一样的脾气。无论是从“苏联兄弟”伞下走到雨里,还是在冯石对知识分子的“特别照顾”时,他果断拒绝。如果说还有一个人是他对不起的,我想那一定是他的妻子——王茹慧

    陆光达和冯石带头和普通士兵饿肚子,饿得脚都出现浮肿时,依然拼命工作,与几千年前的孔子遥相呼应。孔子在陈蔡之厄时,即使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也弦歌不歇。也正是有了这种“但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拼命三郎的精神,中国人才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启了中国核技术的新纪元。“一代中国英才,一代中国军人,为国隐姓埋名,用算盘演算,啃咸菜,喝咸水,吃树叶,斗风沙,历经千辛万苦,造出原子弹,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的无上功荣,永远值得国人去尊重和铭记。”

    电影并没有对如何去制造原子弹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全部一笔带过,只是在如何去。克服种种困难,制造原子弹,浓墨重泼。对于观影者来说,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知道如何去制造原子弹,而是如何去克服种种困难,如何传承在制造原子弹过程中所拥有的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勇气攻坚克难的决心。感动于知识分子的风骨,革命军人的豪气,感慨于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所有不可忽略的人的力量。

    我们现在不用饿肚子,不用担心穿不暖,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尖端技术与当时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份精神更需要我们传承下去。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将来,我们已经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不只是尖端科技人员,也包括每一个人,你,我,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横空出世》观后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uk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