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

作者: 瓶子逗 | 来源:发表于2016-08-04 13:37 被阅读0次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这本《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

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给阿米尔追到一个风筝,被富少阿塞尔侮辱了,阿米尔生性懦弱,躲在墙角眼睁睁的看着而没有去搭救,事后,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于是他想尽办法让爸爸赶走了哈桑。但是不久后,他也随着父亲流亡到了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踏上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希望能为儿时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儿心力,却发现哈桑为了守住自己的家而被塔利班无情的杀害,而且拉辛汗(阿米尔的管家)告诉了他一个惊天谎言,他和哈桑是同父异母兄弟,爸爸隐瞒了他二十多年,儿时的回忆再度袭来,他愤怒了,但是为了就自己的侄子,他选择了留在阿富汗与塔利班搏斗救出自己的侄子索拉博(索拉博被阿塞夫从恤孤院买到了宅邸当男童使,并像猥亵他爸爸哈桑那样欺负他,这使得索拉博很自卑,觉得自己很肮脏)。在于塔利班头目阿塞夫生死决斗后,索拉博带着奄奄一息的伯伯在另一个阿富汗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巴基斯坦。由于不能证明索拉博是孤儿,美国大使馆不予颁发他美国签证,这使索拉博又一次失去了希望,在洗澡是自杀被阿米尔及时发现保住了性命。在阿米尔的爱人索拉雅的帮助下,阿米尔最后将索拉博带回了美国。但是那个曾经眼中怀有希望的少年如今沉默寡言,两眼空洞,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阿米尔又开始放起了风筝,而此时索拉博也眼睛也亮了起来,阿米尔这一次成为了哈桑,为他最爱的人追起了风筝。

故事中前半部分描写的阿富汗虽然有战争,但是人们还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后半部分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描写揭露了塔利班执政时期阿富汗的人民悲惨的生活:“废墟和乞丐,触目皆是这种景象。如今乞食的多数是儿童,瘦小,脸色冷漠,有些不超过五六岁。妇女裹着长袍,坐在繁忙街道的水沟边,膝盖上是她们的儿子---几乎见不到有任何成年男子在他们身边-战争把父亲变为阿富汗的稀缺品。”塔利班杀人不眨眼,暴力恣眦,由在足球场上活埋人一幕就可以看出。所有的场景描写无不让人对阿富汗的人民产生同情之心。

故事从追风筝开始,到追风筝结束,风筝牵着阿米尔的心,从对哈桑的愧疚开始到赎罪,又到为帮助索拉博走出心理阴影而付出的努力,风筝在这个故事里即是亲情,友情,爱情,也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代表着他人格中缺少的那部分,只有他追到了,他才是个完整健全的人!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去追!”

相关文章

  •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错手放飞的风筝,我来追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

  • 追《追风筝的人》

    本周读书心得:一个三晚查课中偶然发现某班一男生手里拿着一本书全神贯注的读,直觉告诉我,肯定不是教科书,翻开书皮,我...

  • 狱司

    追风筝的人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是,我追

  • 云上的风筝

    云上的风筝在天上飞 思念的人儿在地上追 风筝随着风儿往上飞 柔声细语在说不必追 ………………………………… 四月四...

  • 《追风筝的人》:我追

    “为你,千千万万遍”,很熟悉的一句话,可我不知道来自于这本书。今日再次在这本书里相遇,像是久违的老朋友重逢:我自远...

  • 《追风筝的人》——我追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看的——前期因为看了之后特别压抑,遂而中断,中间回了趟老家,回来又继续看才勉强看完。 对阿富汗的...

  • 我追——《追风筝的人》

    名句赏析—— “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爸爸说,“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

  • 我追 《追风筝的人》

    “为你,千千万万遍”!书的封面写到。第一次看到哈桑给阿米尔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觉得阿米尔很讨厌,但是真的特别羡慕...

  • 追风筝的人追的是什么风筝?

    追风筝的人追的真的是风筝吗? 这两年在亚马逊上买书时,推荐的书目中总有这本《追风筝的人》,书名和橘红色的书皮虽吸引...

  • 乡谣

    轻云高 风筝追 西风凉 虫儿睡 家乡的屋檐下 双燕早已飞 我还是数着时光里 那微笑的人是谁? 轻云高 风筝追 西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vc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