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周处除三害》这部电影,我知道这个名字和我上学的一篇课文同名,想到电影应该是讲一个类似的故事。
便去找周处除三害这个典故出处,以及故事大致情节。
从典故得知,古时候有三害,蛟龙,白虎和一个叫周处的人,在得知自己在外的评价之后周处开始悔改,便将蛟龙和白虎给灭了,本人也改过自新。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也是类似的故事。
看完也印证了上面的猜想,只不过电影里的人物并没有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有一个好下场。
故事虽然大差不差,但与课本的人动机相差很大,课文中是想要做一个好人,改过自新,电影中是想要人死留名,甚至事后发现被骗。
这一刻我发现,故事的主人公行为一样,结果类似,但是行为动机可以千差万别。
这样一来可以平添很多不同的故事。
这就相当于拥有一个故事模板之后,可以源源不断创造新的故事。
当然这目前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需要进一步去验证,并且我能想象到,通过修改动机变成另一个故事,这件事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