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背景:
《致大一的你》《高考志愿如何填报》两篇原创得到了不少亲朋好友的转发鼓励,特别是《高考志愿如何填报》,让我发现不少自己觉得是人尽皆知的常识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所以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联系有限的人生阅历,总结过往,给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少年列出了十条建议,希望能利用好这个人生中最漫长最轻松的暑假。
1、尽情放松
相信高考前很多人会说高考完如何如何,那么,实现这些愿望的时候到了。你可以约上全班同学通宵到网吧打一场游戏(如果能有班主任带队,那么恭喜你,你有一个别人家的班主任),也可以补充一下十八年来欠下的睡眠,每天睡到自然醒,睡到天昏地暗,还可以约上男男女女重返校园,来一次恶作剧型的公开早恋。
总之,做你从前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弥补过往的种种好奇与遗憾,这绝对是拿到通知书后的第一要务。
没有等成绩的忐忑,没有等录取的煎熬,尽情放纵吧。弥补遗憾是为了留下青春记忆,打消好奇则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大学是一道由他律到自律的分水岭,在身边有不少人因为没有顺利转变而影响了终生。
在现实中,很多不良习性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好奇心作祟,适当的引导反而会像接种疫苗一样,让你在日后对其免疫。很多事情体验过后你会发现原来并没有那么有趣,通宵包场的游戏并不刺激,换来的是一身疲惫;不分昼夜的酣睡并不舒适,换来的是精神空虚。
2、考驾照
现代社会,汽车和电脑在生活中将必不可少。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会开车就是不会走路,不会电脑就是不会写字。进入大学,你就十八岁了,所以一定要早一点学会走路,这是考驾照的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驾考难度越来越难,花费越来越高,而过了这个暑假你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投入将越来越高。
正常情况,考下一个驾照的时间大概需要三个月,一个假期可能还不够,所以,早一点去报名吧。
3、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
高考之前,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中心,学习;两个基本点,宿舍、教室,所有人都过着妈宝男、妈宝女的角色。
进入大学,绝大多数人都要独自一人生活,所以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必需的。无论是洗衣扫地,还是出行网购,所有不了解的生活技能都值得你学习,哪怕缝个扣子这种小事,很多人可能真的不会。
上大学之前,我都不知道鸡蛋是带壳的,因为都是爸妈剥好放在我面前。——来自一个80后的真实故事
现在的中学生连扫地都不会,还得手把手得教。——来自一线教师的灵魂吐槽
4、做饭
敲黑板,男同学尤为重要。
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已经过时了,因为男同胞的位置只有更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已经成了广大女青年择偶的基本要求。
做饭这件事,光看食谱有理论是没用的,自古实践出真知。而这个暑假,是你实操的最好机会,因为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你很难找到一个厨房来实践了(大学宿舍的火锅宴就不要算了)。
5、读书
《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三本书对于高中青年可能跟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样印象深刻,没有自习课上偷偷看两眼“闲书”的高中生活几乎是不存在的。
现在,你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看了,因为读书是获取知识、开拓眼界最高效且最廉价的方式,顺道还能留下一个爱学习的好印象,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在时间充裕的暑假里,建议读一些大块头的经典书籍。《读者》之类的杂志确实有益无害,但杂志阅读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碎片化阅读,只不过媒介是纸质而已。能够引人深思,从中获得人生启迪的更多是长篇巨著。
////////////////////
有人说,对阅读没有兴趣,那么,可以从故事性题材看起,一点点得培养兴趣,特别是被翻拍成电视剧、电影的小说。
比如可以反映时代背景的《温故一九四二》、《白鹿原》、《血色浪漫》、《平凡的世界》,读这些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科幻类的如《流浪地球》、《三体》系列,读这些可以发散思维,说不定还激发了你的创作兴趣(虽然并不一定能完全看懂)。
除此之外,财经类如《激荡三十年》、《货币战争》,读这些可以大概了解一下金融,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不是一片大森林、广场协议并不和平、经济危机会如何影响百姓生活、当下的中美贸易战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是国运之战;
官场小说如《二号首长》,读这些可以阅尽人间百态(此类小说往往来源于生活,并非玄幻小说的纯粹空想);
散文名篇如余秋雨的《千年一叹》、《霜冷长河》、《文化苦旅》散文集、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大无大有周恩来》等等。
读这些可以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千古留名,有的物可以历经风雨,有的事可以传唱至今。
6、旅行
注意,我用的是旅行,而不是旅游,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旅游是上车睡觉,停车尿尿,下车拍照,这样的打卡式行为除了能搏取朋友圈的点赞,没有任何意义。
旅行,是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和渴望知识的大脑在人间行走。
游过西湖,除了十里荷塘、断桥残雪,你还可以知道苏堤白堤之由来,钱塘苏小之逸闻,道济和尚之趣事;
登顶嵩山,除了“天下功夫出少林”,你还可以知道地质史上的五世同堂,佛教八宗之分,禅宗六祖之争,嵩阳书院之盛;
仰观雁塔,除了知道此是玄奘译经之处,还可以了解雁塔修建之时的盛唐气象,长安一百零八坊何其宏大,东市西市何其繁华。
旅行,走了多远很重要,但路上的收获更为重要。天南海北,异域风情,是旅行,对故乡一座千年古镇的寻访,对门前一座百年水电站历史的追溯,同样也是旅行。
7、培养一个特长
爱好有很多,但特长必然很少。趁着这个暑假,可以学个特长,乐器、球类、琴棋书画都可以,只要你有兴趣,而家庭又能支持。
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一个特长可以有效为你加分,比如社团活动里更多的青睐。在工作以后,一个特长可以为你带来许多各行各业的朋友。这些人,纯粹出于兴趣而结缘,往往能结下更深的情谊。
8、学习穿搭
腹有诗书,增加的是内在的魅力,决定了能不能长久交往;合理穿搭,增加的是外在的魅力,决定了有没有接触兴趣。在这个看脸的年代,男生的穿搭审美同样重要。
注意,并不是只有昂贵的时装才能引人注目,普通的服饰同样能搭配出绝佳的风采。除了穿搭,简单的护理知识也需要了解,比如油脂分泌过剩可能只是因为皮肤缺水,一瓶润肤水可能会解决你头疼了多年的青春(痘)。
9、体验生活
中国人是羞于谈钱的,但如今的中国人又是最现实的,同时也是最缺乏金钱认知教育的。在这个暑假体验一下生活,在饭店里端茶倒水,在夜市上摆摊贴膜,在马路上发单地推,无论哪种,体验一下挣钱的不容易,你会对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
不要相信网络上什么重复劳动没有技术含量毫无意义的鬼话,说出这些话的往往都是你想象不到的富二代,而你,比不了。一个土木工程的博士生导师对于搅拌混凝土都不会陌生,你觉得搅拌混凝土对于十八岁的你有技术含量吗?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并不是要你一定去工地搬砖。
只要能产生价值,就没有无意义的劳动。服务员出身的酒店经理,车间工人出身的制造厂长,普通工人出身的建筑公司老总,这些都大有人在。
10、表白
就像考试里的选做题,大学里的选修课,此项不是必选项。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少年维特之烦恼》描述了最真实的青春期。十七八岁的年纪是最好的年华,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上某个人,而这些原因往往与世俗无关。十年之后的二十七八岁,你会发现,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所以,如果有一个希望传纸条的人,那么,就把这个纸条读出来吧。成也罢,不成也罢,这样的年纪错过了就不再有。
以上,就是我的十条建议。一家之言,无有它愿,只希望后来的你过好人生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