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豆在画画。我和爸爸将饭菜打好包,准备出门,我们要去看外婆。
我和爸爸招呼豆一起出门,他抬头望了一眼我们:我还没画完呢!
我:可是我们马上就出发了。你跟我们一起去吗?
豆:嗯。但是你们要等我。
我:外婆还没吃晚饭,我们早点去,外婆就可以早点吃到晚饭。妈妈想到一个办法就是你可以去外婆那里画,你觉得呢?
豆立马起身,拿了一个画本,一支画笔。骑着自行车,一溜烟就冲出大厅,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我四处寻找,豆早就已经到了外婆所在的诊所。好奇宝宝一个,趴在一旁看小朋友洗牙。
我跟上时,他一边走向我,一边说:妈妈,我才不要洗牙,我的牙齿很健康,我再也不吃糖了。
我从来没限制过他的糖:即使吃糖也没关系啊,吃完后刷牙就好。
我们走向外婆,豆立马坐到外婆身边,左看右看点滴瓶,一边询问:外婆,你好点了没?还用手去摸摸外婆贴了胶带的手。
外婆呵呵地笑。我把饭菜打开,让外婆开始吃饭。豆也帮忙打开汤钵的盖子,做了一个请吃的动作,逗得我们忍不住大笑。我很欣慰,豆展现出来的是如此温暖的行为。这在外婆,也是最需要的。我们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对于豆,我好无羞涩可言。所以,豆展现得真实自然不做作。
隔壁阿姨在唤:医生,我这里没水了。
豆第一时间走到阿姨身边:啊,没水了啊!他提了提点滴瓶的线,上看看下看看,仿佛一个正经医生护士的模样。我提醒他:豆,你是想帮阿姨是吗?你可以帮阿姨叫医生,这也是帮忙啊。
医生过来时,豆站在一边,很仔细地看着医生的动作。外婆觉得豆今天很特别,其实,我想是身份的不同。
作为一个病人和作为一位探病者,来看待点滴瓶和医护环境,当事人的紧张和旁观者的轻松不同,就是今天特别好奇和放松的原因。
豆会对护士的装备感兴趣,对点滴瓶感兴趣,甚至是外婆打着点滴的手也很感兴趣。望着外婆吃饭,他也好奇。
我问他看到这里有什么想法,他对我说:妈妈,我要当医生,我要让大家都健康不生病。我相信他当时的想法是真诚真实的。是的,即使他在外婆的床上画的不是病理图而是无数座立交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