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一天。”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然而自从放假之后,许多人摆脱了学校束缚,就过起了“窝居”的生活,再难沐浴到清晨的阳光了,这句话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俗话”。
长时间的生活在学习或工作的压力下,睡觉的确是给身体充电的好方法。但是,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床上早早醒来却不想离开被窝温暖的怀抱,而是抄起手机,刷起了微博、知乎、朋友圈,一刷就是一上午。终于,在第N个“最后五分钟”后,被饿坏了的肚子拽出了被窝,匆匆的吃个早午饭,开始新的一天。
但是同样的早晨,福楼拜在与太阳约会, 科比早已汗洒球场,学霸正练习口语,唯有你还在为这难得的赖床暗自窃喜。其实,在你赖床的这两个小时里,你可以提笔写一篇计划已久的短文,可以背熟不少的单词,还可以跑几圈强身健体,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正是你成功路上的阶梯,也正是你实现质态飞跃的最好铺垫,这也不难解释为何赖床时间与成功的几率成反比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时间宝贵,但赖床那么爽,如何克服呢?
细想起来,我们赖床不过是没有勇气向新的一天发起挑战罢了。一想到起床,就想到没码完字、劳碌的工作、繁重的学业,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害怕起床之后面对昨天的烂摊子,因此又形成了“明日复明日”的恶性循环。
我们若想逃出这个舒适区,则需要一定的动力拉自己一把。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Lukas发了这么一段话:
想到每天都能比别人多活2小时,每个月就能多活出3天,一年就是36天,整整一个月啊。别人一年12个月,你的一年有13个月。
想想别人还在熟睡,你已经在学习,在运动。精神饱满地走在大街上,看着一张张没睡醒迷茫的脸。这样的满足感,还不够驱动你起床么?
有人说,不够。
那么根据我多年的赖床经验,你可以在关闹钟的时候顺手打开床头灯,在灯光的刺激下努力坐起来,逐渐清醒;你也可以给自己设立奖励机制,例如早起一周就在周末给自己加餐,坚持一个月就下决心换掉旧手机,等等。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加快工作效率,把一天的工作早早做完,补个好觉。
克服赖床,走向成功的方法有很多,但重在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读毕这篇文章,希望你能成为冲锋的战士,在黎明拂晓时,向新的一天发起进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