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4年的时候跟着一个新东方的名师学习口语一路从酷学网到微信到跟谁学。
最吸引人的特点就是:
高品质,但价格极低
内容如下:
一:
微信学习推送,
周一至周五每日一篇
加上老师群里365天免费咨询解答
价格只要365元/年
二:
跟谁学新东方同步口语课程系列
每系列12-15节直播课程+录播视频+课件
价格只要258元/系列
这是老师一直希望推崇去做的事
对于想接触好的老师但是没有机会和充足金钱的 学生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感动和感激之情是爆棚的。
大千之变
可惜后来上述”一:微信学习“的承诺,在老师加入其他在线机构后并没有继续下去,而钱,已经收了。
那么问题就随之来了。
这个时候群里主要分两拨人
第一种
质疑,不满,觉得各种不公平。
说好的工作日推送呢,竟然啥都没有,而群内学习也已经名存实亡,只是一个空空的壳子而已。
第二种
深深感激老师,无论是否继续之前的承诺,都誓死追寻老师。
那么老师的回答呢?
从最初的让大家等,到最后把第一种人列为”不懂得感恩的“之队伍。
言明:扪心自问,你觉得不值可以退款。但言外之意总给人一种之后老死不相往来的错觉。
那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老师的初心没错?
学生寻求与金钱的等价物也没有错?
哪里不对?
社会学之交换理论里说到四个原则
是你不守承诺?还是我不懂感恩?简单即
一:交换才能产生互动
二:收益和成本
三:信用账户
四:持续社会交换依赖于持续社会互动
从这个去分析,对于第一种人来说,特别是那些后进来的,以上四点可以说基本不满足。
而对于第二种人来说(这种人一般于2014年就开始跟着老师了),因为是老粉,早些年已经享受得到很多老师给予的帮助和知识,显然“互动和交换”“收益”是有明显实际东西支撑的,至于“成本”也就365元,毕竟金额小从“收益”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从”信用账户““持续互动”这个角度讲,虽然后面的承诺没有马上兑现,但是基于本人对老师的无比信任与支持,这个账号暂时还是稳定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第一种人
他们真的是“不懂感恩”吗?
我问过第一种人他们普遍坚信:
既然进来的时候说好了有什么,那就要做到,虽然你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既然已经为你的东西标了价格,说明他已经是一种商品了,我们就是消费者,那么你就必须为你的行为负责任。
何况如果你觉得,你的东西明显高于这个价值,你可以涨价啊!
否则就是一种欺骗行为!!!
当然这里还存在另一种人,有个童鞋说到为什么即使这样还愿意跟着时,他的解释是“我没有遇到比他更好的老师了,虽然很多现在没有兑现太多,但是成本也低,而且相信老师也不会说话不算数,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还是愿意继续跟着老师的。
是你不守承诺?还是我不懂感恩?还是继续用社会学来解释这个问题
K值,情感放大系数,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了每个人的三观程度。这里我们把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代入这个公式时,因为第二种人他们的三观是保持一致的,所以普遍K值会很高,而对于第一种人来说,他们的K值是普通偏低的。
而不考虑前期那些老粉获取的知识和资源,后期两部分人所获取的X1 X2 ……X5 从某种程度讲都是相似的。当然,对于X6(love)这个来说,老粉可能会感受更加强烈一点,因为毕竟老师对你有印象啊,你也就能有所谓阳光普照的感觉。
那么从老师的角度讲呢?
为什么会觉得第一种人不懂得感恩呢!!!?
上面的公式也能解释。
如果K值不变的情况下,老师每编辑一篇微信学习推送,所需的时间成本,信息成本,社会地位跟学生是明显不同的。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与之前自己上一节课可以获取多少薪酬去比较,明显是不对等的,可是花费的经历是一样的,也许会更多。
收益太少!!
成本太高!!
那么怎样才能平衡呢?
学生给予的反馈(暂时归于Love这里)就起到决定性重用。
可是很明显,不是所有人都会认真对待所有自己获取的东西,也不排除有些人,从开始加入进来就只是被低价吸引而已,而非真正想要学习。
那你如何要求这群人,给你学习上的反馈呢?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在我建立发音公共微信号,免费带大家学习发音但是多是以童鞋的冷漠收场后,深有感悟。
那么时候,在我想明白这个事情的缘由后我喜欢把它叫成
道德成本太高,但是经济回报太少
所以你的心里就会各种不平衡。
哼。
太TM正常了。
事还是事。人还是人。
所以你说
到底是怎样呢
还是怎样呢
还是怎样呢
图片来自黄先生 社会学上课 PPT,归先生所有。。。。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
木向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