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继续学习《院士思维》,共阅读了23位院士的故事,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领域,有时会眼花缭乱,有时会觉得院士原来如此可爱,感受着那个年代的曲折,赞叹着院士们不屈的精神。
院士思维1. 早年的习惯、爱好要珍惜
23位院士的成长背景各异,有的是书香门第,父子、父女双院士,也有寒门学子奋发图强。抛开家庭背景,院士们有个共性特点,那就是在幼年或是中学,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读书。有趣的事,理工科的院士,在早年间会格外喜欢文史哲,一方面在20世界初,文史类书籍较多,另一方面,阅读是少年们单纯的渴望,知识让他们感到幸福。
2. 伟大的志向是种子也是灯塔,不断推动着梦想的前行
由于书中院士大都是在20世界初出生,经历过一战、二战,抗日战争,文革,改革开放,人生经历曲折。受时代的影响,在年少时,大都会有报效祖国,投身科研的志向。
一位位院士在1950年建国初,放弃欧美丰厚的待遇,义无反顾的举家回国,报效祖国。用知识兴国,用教育培养未来的种子。牺牲、奉献精神,在一个个课题攻关、一个个不眠之夜,平凡安静的努力着。
天文学家方成院士为了建我国第一座太阳塔,在荒山建棚,推着小推车运材料,受到环境耽搁,用20年时间才完成,但始终无悔付出。
3. 博览群书,打牢基础
青少年喜爱阅读,是院士们共性特征之一。在求学的过程中,阅读学习一直是基本功课。
王梓坤院士是一个奇人,喜爱庄子,酷爱文学。但为了数学,选择专注的打牢基础。他曾讲到:
人的天赋,千差万别,但除极少数横绝一世如牛顿者外,大都在中等上下,各有所长,相差不会太大;而最终有成有败者,无他,关键在于是否长时间集中精力于一点,正如打仗时集中优势兵力一样。于是我把原先的一些爱好如英语、文学、弹琴、下棋等统统淡化,脑海中只剩下数学这一片绿洲。但晚上10时以后,我还得回到文史哲的海洋中休整游览。
学习不是走过场,看过的书,不总结、提炼,知识便还是别人的。王梓坤院士喜欢读书,也喜欢做笔记,他会随手记下自认为有意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积累与突击相结合的方法,不断让成果涌现。
4. 创新引领,不做低水平重复式
院士们的共识,还有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造价值。有趣的是,有的院士会排斥低水平重复,甚至认为重复本身不是科学,而有的院士会重复试验上百上千次。其实并不矛盾,重复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无效的重复,还是在重复中寻找真相,探寻真理。
有的学科,重视新思维新方法,有的学科在简单枯燥的重复实验中不断迭代验证,方法不同,目标一致,都是在科学的大道上砥砺前行。
《院士思维》的学习,强度很大,每天基本上要花3个小时从阅读到整理,但是读着每个院士的故事,都会有些启发收获。跟着大家的思维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个练习才刚刚开始,慢慢的获得更多的启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