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很大,但一定有适合你的位置。如果你觉得不适合,可能你还需要继续找。
听俞敏洪的演讲,他经常拿马云出来做比较和调侃,因为他们之前的经历有点相似。
他们都有过数次高考失败的经历,只不过俞敏洪后来考进了北大,马云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毕业之后都留校任教站上了三尺讲台,都成为了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数年之后又都辞职创业。
后来的经历就有了一些区别。俞敏洪创立的新东方,虽历尽波折坎坷,但始终都在成长壮大,成功上市,一路高歌猛进。
马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创立了几个公司接连倒闭。从北京创业失败回到杭州之后创立了阿里巴巴,才辗转走向了成功之路。但是阿里后来的成绩规模则远远超越了俞敏洪的新东方。
这个世界上再了不起的人,也难免会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经历纠结彷徨,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在一个位置上停止不前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觉得适合、满意了现在的位置;一种是不满意,但是认命了。而一定会有一些人不甘心就此罢手,继续寻找。
当然,满不满意很主观,所以见仁见智也很好判断,但适合不适合就不那么好分辨了。
金庸的家族从清朝起就世代为官,“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了家族的基因。所以他年轻时最大的愿望是做官、做政治家、外交家。
他年轻时特意去过红色北京,投靠乔冠华。但因为是党外人士,家庭成分也极其复杂。 自己感觉备受冷落,又回到了香港《大公报》。没想到在《大公报》写武侠小说让自己声名鹊起,但他自己都没有把武侠小说作家这个身份太当回事儿。
从政无望又关心政治的金庸,创办了《明报》,意图发挥新闻口舌的作用,指点江山,宣泄无处安放的政治抱负。
《明报》让金庸的身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超过了10亿港元。但支撑明报起家的,正是他没太上心的武侠小说。在《明报》创业之初,有多少人是因为喜欢看连载的金庸武侠小说才去购买明报的?
金庸并不满足于武侠小说作家、成功商人、政论家的身份。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追逐、不断的转型。他一直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国学底子深厚,晚年对自己历史学家的身份十分在意。但在学界却少有建树,也缺少认同。
他是一个多重身份的杂家,斜杠人生十分成功。但多少年后,人们能记住他的一定是他作家的身份。他对政治的认识精于理论,轻于实践,当年即使留在了北京,也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可以说当年他是被迫离开北京重新寻找自己位置的。当他的文学成就步入巅峰,成为“一代宗师”的时候,还想继续寻找。但历史学家的身份位置显然是不适合了。人们对所处的位置是否适合自己,常有“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的迷失。
在寻找适合自己位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判断错误,可能会走弯路,也可能开化起步的很晚,但也不一定就会耽误了自己的成就。
有位叫姜淑梅的女士,年轻时只做过家属工,60岁才开始识字,75岁时读了莫言的几部小说,觉得这种作品自己也可以写。于是毫不犹豫地奋笔疾书,几部大作品赢得了文学界的认可,成为了真正的作家。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现在的位置不适合自己,或者不满意,就不妨接着找下去。不用害怕自己判断错误,走了弯路,也不用害怕开始的太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