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和谐的亲密关系法则》随感

《最和谐的亲密关系法则》随感

作者: 耕樂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00:10 被阅读0次

    今天参加了墨尔大学《最和谐的亲密关系法则》线下体验课,有幸见到了《亲密关系》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先生,对其分享的观点印象深刻,故有此提笔一记。

    相信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幸福是我们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许每个人定义的幸福都不尽相同,但爱情通常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不可或缺部分。于是我们在脑海里对未来的伴侣勾勒了一幅又一幅王子或者公主的画像,我们期待并且坚信,对方一定是最合适和最完美的人,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

    但是孟先生告诉我们,这样的心态终归是带来一次次失落的,最适合和最完美的那个人在世上根本不存在,也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火辣、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之中,婚姻生活中挫折感的根源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盼。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离去的李敖先生和胡因梦女士的故事。胡因梦是风华绝代、曾与林青霞有“台湾第一美女”之争的大美女,胡因梦遇上李敖,就是美女遇上才子,他们最终走到一起,显得很般配,好像也一度是令无数人羡慕的情侣。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最终还是以分手告终。而对于离婚的原因,李敖后来说出来的理由特别奇葩。他说他一直当胡因梦是女神,却在一回看见胡因梦如厕,便秘将脸憋红,女神形象尽毁,所以李敖就不再崇拜胡因梦了,并且最终与胡因梦离婚。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这个理由简直无法理解,但也折射出爱情和婚姻之间因为过度理想化而导致的巨大落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与伴侣之间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会做出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逃离和放弃,继续寻求下一位符合自己设想的伴侣,并陷入无法挣脱的循环之中,如同李敖先生的故事一样,只不过不会以像其一样因为如厕形象这个如此极端和匪夷所思的理由;另外一个通常的选择是改造,按照脑海里对理想伴侣的设想和期盼不断提出要求,但是这个改造过程往往需要否定对方以往的生命经验和心智模式,如同刀割斧凿,所以冲突摩擦就在所难免和不断放大,最终的结局要么是相爱相杀,要么还是曲终人散。

    但孟老师告诉我们,我们需求别人来爱我们,即意味着自己心中缺乏足够的爱。而如果我们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我们就能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事物。摆脱了需求的束缚,我们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

    在亲密关系中,痛苦其实是一种转机,能让我们成长并摆脱目前所受的限制。爱意的产生,是由于灵魂在驱策我们去学习如何真心地爱自己和对方。它能让我们克制冲动,用负责的态度来处理我们心中的不快,不致说出责怪或指责的话,而用理解、体谅的话来替代。这样,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以及彼此成长。

    因此事实上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学着接纳我们的伴侣,也能让我们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我们得需要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因为维持婚姻和亲密关系本质是双方的成长,如果我们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和伴侣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纳和放手,彼此不断成长,将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最后想起《圣经》里面的故事,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后也创造了人类亚当,并用亚当的肋骨为他造了伴侣夏娃。因此从这个象征意义上说,我们都不是完美和完整的人。当我们选择在一起时,不是因为彼此有多完美,而是因为在一起时彼此获得了生命的成长,才成为了更好的人。希望我们有一天会说,此生有幸能与你一同在寻求幸福的路上携手前行,真好!

                                                                                                                                  ——于2018年6月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和谐的亲密关系法则》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fs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