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融乐门
你多恨自己,就该多爱自己

你多恨自己,就该多爱自己

作者: 平白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22:35 被阅读112次

重建,就是在深夜痛哭以后,抬头迎接黎明。

 ——《内心的重建》

据报道,全球14%的疾病困扰来自于精神疾病,这种“隐形”疾病,正逐渐破坏着我们平衡的生活状态。

回想我的生活,有一段阴霾记忆犹新。那是生完老二,产假结束刚上班一段时间,恰巧遇到工作岗位调整。新工作岗位、生活节奏打乱,让我疲于应付,身心俱疲。

 当时情绪低落,即便走在阳关灿烂的春日里,也丝毫感觉不到暖意。甚至每天中午跑回家给老二喂奶,也感受不到孩子的可爱,而是在脑海中盘算着忙不完的工作和生活,整个人在崩溃的边缘。

 大约三个月后,我走出阴霾,重回工作和生活的轨道。之后很久,才理解那段时间的状态可能是产后抑郁。我如同一门心思钻牛角尖的人,钻透了黑暗的牛角,见到了光明。

 我是幸运的,在痛苦中建立了自我疗愈的回路,“拯救”了自己,重归正常的生活。

最近阅读心理学书籍——《内心的重建》,在这本书中我一次次的“偶遇”内心的自己,产生很多共鸣。这本书的作者是维尼老师(胡春光),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常年从事心理咨询及家庭教育咨询工作。

《内心的重建》这本书专注于普通人的心理成长,结合维尼老师心理咨询的典型案例,提出“改变认知,重建内心,提升人生格局”的核心理念,用心理学的规律、方法帮助普通人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指导人们从“支离破碎”的人生状态中逐渐抽离,重新审视自己的状态,进行内心重建,重塑自己的生命。

 1、你的决定了思维的层级

 本书的核心要点是心理学的认知疗法。那什么是认知疗法呢?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说简单点,认知疗法是一个改变认知的过程——通过识别不适合的情绪和行为别后的不合理的行为,建立合理的认知,形成习惯性思维,问题就逐渐得到解决了。 认知的产生过程通常有两种:有意识思维和自动化思维。

有意识的思维,就是有意识地、主动地思考,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进行着这些思考的过程:今晚吃什么饭呢?明天看什么电影呢?因为经过思考,相对理性一些。

自动化思维是一种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还可以分成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

——直觉性思维是一种即时反应,不用经过有意识的思考,立刻产生的想法。比如我们给孩子讲题,孩子听不懂,直觉性思维让我们产生“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想法,立刻火冒三丈。 其实平心静气的想想,孩子不会做题,恰好发现学习薄弱点,“找问题、想办法、解决掉”即可,为何还要发火呢?估计很多人都会说,就是忍不住啊,要我来理解,应该是你的“直觉”让你蒙蔽了双眼。

——习惯性思维则是在某些场景下习惯性地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因为其自动出现,有时甚至察觉不出它们的存在。比如有个六年级女孩,“执着于”横平竖直,对自己写的字特别在意,总是擦了写,写了擦,浪费很多时间。

维尼老师在书中写到:“识别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不合理认知是心理成长的重点。不合理的认知可能来自于有意识思考,也可能来自于直觉思维和习惯性思维。”

其中习惯性思维是重中之重,很多困扰大家的情绪、性格、行为问题的背后都存在着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它总是自动出现,默默、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可能持续几十年甚至一生。

 2 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过去

 既然认知疗法可以改变自己,我们积极的改变认知不就可以自愈了么?

 其实不然,心理成长看上去方法简单,但做到着实不容易。

认知像一棵根系繁多的大树——认知树,我们只能看到这棵大树表面很少的部分,而深植“心底”的“根系”不为所见。根源不改变,难以放下原有认知,建立新的认知。

 但大家也不要气馁,虽然改变难,但不是改变不了。善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过去,建立新的认知,可以逐渐形成新的习惯性思维,如同建立起“认知防火墙”,阻隔事情的负面影响。

三种思维之一:坏事变好事。遇到挫折不顺利,努力看待坏事好的一面,或者经过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看待的方式不一样,产生的结果各不相同。何不心向阳光,掌握生活的主动性呢?!

三种思维之二:很正常,没什么。事情本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糟糕。举个小例子,早上牙疼了一会,你却担心了一整天,还为有可能的拔牙之事瑟瑟发抖。你无限夸大了事情的影响,把它看的过于严重,琢磨出来的“疼痛”远大于实际的牙疼,得不偿失。

三种思维之三:顺其自然。这个观点和我的人生哲学不谋而合。我总称自己是慢热选手,认准的事,不问收获,周而复始坚持做,相信“水到渠成”。

生活中,由于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人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一个人所要做的,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而已,不必把失败的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在心理成长中,有顿悟——明白一个道理(核心信念),相应地明白了很多道理(中间信念、习惯性思维),也会有渐悟——慢慢的接纳和改变自己,不断反省和认知重建。

 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做的不是完全放下,而是适度放下;不是不执著,而是不要太执着,学会适度执着。具体事情方面,需要把握尺度,要理解和明白,心理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你为什么总是难以自控?

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有时忍不住向孩子发火,内心仿佛有两种力量在斗争,一方面是正确的觉知,提醒自己适可而止,另一方面是情绪的冲撞,不发泄不足以平复情绪,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着我们,无法控制。

 这股神秘的力量就是——驱力,是个体由生理需要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驱力的“威力”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打王者农药彻夜不眠,还有强迫症反复检查、验证等。驱力不足时,容易导致拖延,比如该做家务了,躺在床上懒得动弹……还有一种情况,当驱力与意志矛盾的时候,驱力太强大,有时会战胜意志,比如明知道不该发火,还是频频大发雷霆……

当驱力作用,我们难以自控。

 驱力分很多种,情绪驱力、思想意识的驱力、欲望的驱力等等。不论是哪种驱力,驾驭驱力、善用驱力,将有助于我们形成习惯,改善生活状态,以下介绍书中提到的七个善用驱力的方式:

 第一,主动想像,增加驱力。比如《只管去做》一书,邹小强老师建议做规划之前,先发动五感(听、看、闻、味、触摸)想象五年后的愿景,也是通过期待、兴奋等激发驱力,从而推动产生持久的行动。

第二,改变认知,驾驭驱力。比如面对他人的谩骂和人身攻击,忍不住想回击对方。这时不如保持风度,告诉自己一句查理·芒格的格言:不要和猪摔跤、猪乐此不疲,你却沾了一身泥。这句话能够很好地消除回击对方的冲动,让内心平静坦然。

第三,调节欲望,转移注意力。比如有的孩子急脾气,遇到什么事急得不行了,背不下来唐诗急的直哭,弹不下一支曲子摔琴摔门等,就是驱力太激烈的原因。可以慢慢跟孩子渗透新的认知:不着急,慢慢来。等孩子形成惯性思维,也就不会那么着急了。

 第四,利用习惯的力量。可以运用想像的方法,先启动改变旧习惯,逐渐坚持,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做事之间前先热身。学琴的孩子,每天练习比较枯燥,不妨在练琴之前,先让孩子弹一些自己喜欢的简单曲子,逐步进入难度大的曲子。

第六,借驱力之势。用一句俗语:趁热乎劲儿,把事情做了。从外地旅行回来,立刻着手整理箱子;孩子学习兴头正酣,此时即使吃饭,也最好给孩子多些时间趁着驱力多学一会……

第七,借助外界力量。比如我经常带着女儿去咖啡馆看书,避开家里温暖的床铺,阅读效率显著提高。

理解驱力,了解难以自控的原因,先接纳自己,再放眼去慢慢提高。不要和驱力作对,而是顺势而为,用以上七个方法驾驭驱力,你终将形成新的习惯性思维,让紧张的自己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4、以幸福为出发点,一切都豁然开朗

我是一个忙碌的上班族二宝妈,每天连轴转,待办事项一大把。即便如此,我也坚持笔耕不辍,写了十年亲子博客,去年更是开始自媒体写作,在简书不到一年就写出了30万字。

有人问我,你这么“拼”为了什么?

大家口中的“拼”不过是我的业余爱好,犹如一个情绪的出口,写了、体会了、结束了,仅此而已。所以我想了很久,我的“拼”只是为了生活更幸福。

在看《内心的重建》时,遇到了维尼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如果有益于幸福,那就值得我们去努力;如果损害了幸福,就需要做出改变了。

持之以恒的做着一件“无所求”的事情——写作,因为喜爱这种方式,由此带来了背后无法用数字衡量的沉甸甸的收获。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充满未知的旅程,起初,我们轻装上路,只为体验、感悟自己的存在,随着诱惑的增多,行囊里堆积了成功、财富、爱情、家庭、享受等等的未知任务。

如何权衡?如何取舍?我们被自己的欲望压得喘不动气,也走不动路,甚至忘了为什么出发。 这时不妨拿出“让生活幸福”的出发点,重新审视和权衡当下的负重生活。你会发现,孩子没那么优秀,仍然每天自由快乐的慢慢长大,婚姻十载平淡如水,却不妨碍老夫老妻相濡以沫,陪伴终老。

 有了生活幸福的初心,会更加善待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过高要求,不过低评价,不郁郁寡欢,也不斤斤计较,所有的人生得失都只是前尘往事,过去了无需纠结,发生的正在改变,而未来,是可以看得见的阳光大道。

感谢维尼老师的《内心的重建》这本书,跟随书脉,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生活,理解自己抉择背后的原因,觉察到深不可测的认知树的根系。

 也希望通过心理书籍的平行阅读,从正常的心理规律出发,分析心理机制,搞清心理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更加爱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认知变,世界变。期待大家为生活幸福而改变!

相关文章

  • 你多恨自己,就该多爱自己

    重建,就是在深夜痛哭以后,抬头迎接黎明。——《内心的重建》 据报道,全球14%的疾病困扰来自于精神疾病,这种“隐形...

  • 爱自己和爱别人到底有什么关系?(紫雨录之爱的集锦18)

    别人对你的爱,源自于你对自己的爱;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别人有多爱你!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有多少人爱你疼你! ~...

  • 爱自己和爱别人到底有什么关系?(紫雨录之爱的集锦18)

    别人对你的爱,源自于你对自己的爱;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别人有多爱你!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有多少人爱你疼你! ~...

  • 爱自己心法

    别人对你的爱,源自于你对自己的爱; 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别人有多爱你! 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有多少人爱你疼你!...

  • 我喜欢的紫雨录10

    1.别人对你的爱,源于你对自己的爱,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别人有多爱你,你有多爱自己,你就值得有多少人爱你疼你? ...

  • 放下恨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

    太多的感情,当初有多爱,之后往往就会有多恨。 恨自己那么用心,对方却辜负了自己,恨自己的满腔真情,却并不被珍惜。 ...

  • 多爱自己

    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自己,多爱...

  • 你有多爱自己,生活就多爱你

    文/山雨林夕 我要远游四方, 我要尽情欢唱。 ...

  • 记得你是女子     文/兔子姑娘

    忘记你是女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没必要伪装自己。 忘记你是女子,该爱就爱该恨就恨,没必要优柔寡断。 忘记你是...

  • 如果你爱自己的宝贝

    如果你爱自己的宝贝, 就请多爱自己的乡邻。 乡邻家的孩子, 一定是宝贝成长中的游戏。 如果你爱自己的宝贝, 就请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多恨自己,就该多爱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hl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