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同观点 中医 认知升级
不同的人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常常千差万别。
比如:我是小米粉,而作为苹果粉的舍友却对小米手机很不屑;比如有知名大V建议谈恋爱先牵手后表白,而现实中很多人觉得先表白再牵手更合适;又比如中医粉们笃信中医中药效果好,没有副作用,而中医黑们则会反驳说包括中国传统医学在内的所有传统医学的大多数理论和实践几乎都不可靠,说中草药没有副作用更是扯淡。
你可能会说了,这都司空见惯了,不是很正常么?确实如此对于某个事物或某件事情,不同的人在价值层面和事实层面的认识都多少存在差别,行动上的选择也各不相同。这很正常。
虽然我们的价值取向常常各不相同,但买苹果机的同学跟买红米Note4的我都只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这里不做进一步论述。
更值得探讨的是彼此在事实层面认识上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以及彼此观点与事实的匹配度。现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同一事物有着多个不同的侧面,而很多人常常没有办法对事物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准确的认识。这就是事实层面上的认知不全。这种认知不全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具体选择。
比如,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都听说过中医中药是“国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却不知道中医只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它跟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的古希腊医学、印度传统医学是同一类事物,太不可靠。因此中医粉们往往比较认可中医中药,更有可能选择去做针灸、拔罐和吃中药。虽然他们生病时一般也不会拒绝吃西药或做手术。
由于人与人的经历、阅历、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同一件事看法不一是自然而然的。太多的纠结和相互争吵既浪费时间有伤感情。
但花点时间围绕这些不同的看法搜集资料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却有助于升级认知,并且在重要的事情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假如能像个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地对一些重要事情、关键选择的不同意见进行对比、提问和研究讨论,我们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还是举关于中医看法的例子。
记得在高二时,邻桌微胖的短发女生曾说我很适合做医生,而我当时刚好在语文试卷上看了一篇文章,文章极力颂扬我们的传统医学,说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国粹,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我几乎是本能地迅速回答:“我要学中医”。那个时候我对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还停留在某电视广告上的那句“中药好,西药快”和某鼻炎药“西医治标不治本”等类似的观众水平里。而且,西医=西方人的医学,中医=中国人的医学。多么“简单纯粹”。
2010年高考,我只考到了比二本线高一点的分数,报了个心理学专业,家里人知道我报了这么冷门的专业几乎要疯掉,同村的长辈们知道了也都非常惊讶。当然,学校也不上档次。最后我选择了补习。
补习班的化学老师请了他的得意门生——在北大从本科读到博士的一位化学系博士给我们做演讲。刘博士直言不讳说自己反中医。刘博士博学多才,谈吐风趣幽默,他对中医的看法引起了我巨大的兴趣。后来我加了他的qq,边看他发在qq空间里的反中医文章边跟他聊。他很激进,但是我却找不到破绽,对其观点几乎完全认同。我为自己对祖国传统医学有了更多了解感到高兴。
第二年高考我真的选了临床医学。大学四年里从解剖学、生理学到病理学,我越来越感觉到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的脚踏实地与实实在在。病理学通关在显微镜下观察患者器官组织的形态来诊断患者是否有某种疾病,这是可以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基本改变,所以病理检查结果成了诊断疾病的金标准。
而在学了一个学期的中医课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虚无缥缈与不可捉摸。
《医学统计学》则让我我懂得了有一种科研方法叫“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当年的詹姆斯·林德医生正是用类似的方法找到了坏血病的可靠治疗方法(吃柠檬、橙子和新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C)。
在临床不同科室轮转的我真的遇到了一些由于笃信中医而延误治疗的肿瘤患者,同时也逐渐明白了跟他们争辩多是徒劳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疗法的效果,及时接受最优的治疗方案。
实习后的临床经验让我认识到人体和疾病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现代医学对于一些危重病人仍然会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我们的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救人无数,但我们对很多疾病的控制仍然非常有限。在生命面前,或许保持谦卑和积极上进同样重要。
人与人认知不一致很正常,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差异引发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扩大交流,总结提问,从而时我们的认知像细胞分化和生物繁殖一样跟新迭代。这将有助于我们活的更加明白,过得更加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