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上的年龄限制、隐性歧视一直是颇受关注的话题,35岁被普遍认为是职场“生死线”——公务员招考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企业多数招聘岗位门槛限定在35岁。
“35岁+”职场人的真实就业现状如何?近日,前程无忧发布《“35岁+”人群就业压力观察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市场供需、数据调查与人群访谈呈现了“35岁+”人群的就业现状。
报告显示,在职业晋升方面,“35岁+”受访者中,超过六成人群处于非管理岗位。七成“35岁+”受访者表示,最近一次职业晋升是在35岁以前。
35岁后仍有过职业晋升的受访者,多数任职于金融券商、人工智能、专业服务、IT软件/数据服务、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等高端产业或高精尖行业。
“35岁+”职场人面临着跳槽难的现状。前程无忧此前发布的《2022春季职场跳槽观察》显示,仅14.5%的受访者在本年度春季(春节后至四月底)完成了跳槽计划,而“35岁+”人群在其中的占比不足二成。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35岁+”受访者平均投递简历数量同比增加近四分之一,但获得的面试机会却同比下降二成。
从招聘岗位的要求来看,“10年以上工作经验要求”的招聘岗位量仅占市场现有总需求的15%,相较之下,“1-3年工作经验要求”和“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招聘岗位量占比总计超过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要求“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中,除副总裁、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代表处负责人等职能管理类岗位外,首席技术官、细胞中心技术负责人、激光雷达硬件专家、储能技术领域专家、高级建筑工程师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技能含量岗位明显占多数。
报告指出,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提升了技术迭代速度,使得当下企业雇主倾向于把有限的雇佣成本用于部分具备高度自主知识更新能力的“35岁+”人群。从事标准操作或事务性工作的“35岁+”人群,因精力、体能、知识架构等原因,更容易被年轻群体或数字技术所取代。
不过,数据显示,“35岁+”受访者在线下场景(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建筑装修、基础制造、城市服务等)从业者中占比明显高于90后、95后。这类细分就业领域更易受到疫情和整体经济下行的冲击,职业稳定性和再就业空间均较差。
“35岁+”职场人群会选择怎样再就业?调查发现,该群体“降维求稳”心态明显。以近五年来整体招聘需求量较高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例,考虑到“35岁+”已超过大多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的年龄限制,具备“10年以上工作经验要求”的“35岁+”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受访者中,47.8%再就业选择细分领域头部的中小型企业。
除此以外,自主创业也是“35岁+”职场人群的再就业方向之一。灵活就业逐渐被接受,超半数“35岁+”受访者愿意尝试生活电商服务、公众号或其他自媒体等新就业形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