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普利辉老师在至善学院开展《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讲座。
在讲座中,他主要分享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什么才是有效教学?共12篇,要让课堂变成学堂
《从知识搬运工转型教学设计者的五条建议》《倾听,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学习科学理念下的新教学方向》
第二章:基层教师如何做科研?共6篇
《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快速了解课题研究的程序》
《怎样填写课题研究的项目论证》
第三章:专业型教师的成长路径共16篇
《提升自我,从觉察自我开始》《读书,教师成长的必然之路》
《让教育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型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一些特质》
《努力向专家型教师看齐》
第四章:抓住家校共育的痛点和难点共6篇
《不把“反常”的学生教给家长》
《帮助家长学会正确引导孩子》
《与农村家长打成一片的三点经验》
第五章:且行且思,我的一些教学感想共10篇
《把“遭遇”和“危机”转化为教育的契机》
《情绪控制“ABC理论”》
《做有温度的教育》《成绩是把双刃剑》
《成全自我的最好方式是帮助他人》
他得出来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以“出书”为导向,促进自我快速成长。
从《给一线教师的建议》到《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所有的方式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对于教育的初心却未曾改变。
朱永新教授的教师成长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
他还将“三专”“出书”“三部曲”融为一体,促进自我成长。
第一部曲——出书“浪漫期”: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上前行。
第二部曲一一出书“精准期”: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上奔跑。
第三部曲——出书“综合期”:专业编慕,站在众文的肩上飞翔。
普老师所说的“在读中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读写共生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每天不停地读,与亲友分享阅读心得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正是因为依托平台,公众号、简书,专业团队,大家相互勉励,相互扶持,共赴美好远方。
阅读心得、教学日志、教学反思,反思当时的思考是什么。进一步思考、反观、认识,遇到了怎样的新问题,通过哪些教育名家的相关内容和专著来破解。以上都是普老师给一线老师的建议。
几十年的思考、几十年的践行,李镇西不停读不停写,很多人是停留在阅读当中,却不去践行。所以我们要做到:不是知道,而是要做。
要坚持不懈地朝向自己最美的一面,行动就会有收获,坚持才会有奇迹。
站在大师的肩上前行,坚持写作,相信终会抵达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