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是一本余华的杂文集,我认为算是杂文吧。书名用的就是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
这本书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两个童年》主要对比了作家自己和自己儿子小时候的一些差异,分别描写了自己眼中儿子的童年趣事,以及自己孩童时期的一些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我读大学的时候,曾经有段时间在读完那本《活着》以后,连续读了好几部余华的作品,只是如今不记得当时自己的想法了,现在觉得可以再找出来重读一下。因为这几篇小短文,让我觉得余华语言的有趣。虽然我读的那几部作品都有些生活中的被逼无奈,但应该不影响作者描述事情的趣味。
第二部分《生活、阅读和写作》写了作者对生活中、阅读和写作时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他说“一切的结束,就是一切的遗忘”,并列举了几位名人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提倡我们多阅读名著,从名著中学习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他说写作要真实,要敢于真实。
每个人生活阅历的不同,决定了他对于生活的看法不同。读一本书,与作者共鸣,就多了一种人生阅历,这是难得的经验教训,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所以才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
关于名著的阅读是我的短板,可能还是太懒的原因,阅读快餐小说的时间大把的有,到了文学名著这里就资源不足,这纯粹是给自己找借口。我曾经觉得名著时代离我过于遥远,我对不懂书中的背景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所以心里很抗拒读名著,以后还是得端正一下态度,好好阅读几部名著,认真体会一下名著的优秀。
写作对于我来说依旧是个难题。看着作家侃侃而谈的写作经验,以及提到自己阅读的各种书籍,遇到的各种事情,我觉得我的生活其实很是乏味。每天面对的就是“柴米油盐”,总觉得没什么可写,可生活就是这样,优秀的作家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洞察力感受人间冷暖,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我们一个平淡却不平凡的故事。
这本书涵盖了很多作者余华的小随笔,就像俩人坐在那里唠嗑,让人读起来很轻松。虽然感觉读完很有收获,但是真正想要做到估计就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要谈文学,我还是退下吧!
只写了自己印象深刻的观点,感觉自己脑子不好,看完一本书记不住多少东西,真羡慕那些过目不忘的高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