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沈从文,很多人脑海中都想出现两个标签,渣男和世界上最会写情书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了。”他在给张兆和信中这么说,从此开始,长达3年的时间,他顽固的爱着张兆和,张兆和顽固的不爱他,然后,最后,沈从文还是用他的情书炸弹成功轰下了张兆和这个堡垒。
苦苦追张兆和3年多,按照常规来说,沈从文应该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然而,他却出轨了他的女粉丝高青子,渣男的名声也就伴随了他的一生。
1. 用情书谱写爱情的男人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是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中的话,这句情话就是穿越几十年的时光,依然美的让人动容。这句情话仅仅是沈从文情话中的冰山一角。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我们的遇见是早已注定的,过去一切的修炼,只为遇见你。"
就是这一句句情话,打动了张兆和,他们于1933年9月9日喜结连理。
那时候,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而他的学生里,就有一个女学生,名叫张兆和。他们是两个成长背景完全不一样的人,沈从文出身贫苦,正规学历只是小学毕业,虽然因为才华出众,被胡适举荐当了老师,但是骨子里还是不够自信,第一次上课时,他的湘西土话很多人听不懂,前排的学生听得不知所云。他的声音又小,他自己都很窘迫。而张兆和却是和他完全不一样的人,她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小就接受了各种新式教育,是个新时代女性。
就是这样看起来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沈从文却先动了心,他爱上了他的女学生张兆和,但天性木讷的他,并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断的给她送情书,张兆和不动声色,只是把情书编了号,然后,始终保持沉默。时间久了,学校就有风言风语传出来了,张兆和这才急了,拿着情书去找校长胡适,表示老师骚扰她。
但是,胡适却当起了说客,他对张兆和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了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因为是沈从文的好朋友,胡适为沈从文说了很多好话,希望她再考虑考虑,但是张兆和始终不为所动。
只是,烈女也怕缠郎,在以后的三年里,沈从文继续对张兆和发动情书攻势,有一次,甚至给她写了六页的情书!在这样的攻势下,原本坚决的张兆和也动摇了,毕竟,这样的一往情深,也并不多见。最终,她接受了沈从文的追求。
2.不幸福的婚后生活
沈从文的家境并不好,尤其孩子落地后,两个人的日子越来越窘迫了,有时候,张兆和还不得不依靠娘家的接济过活。但浪漫主义性格的沈从文却一心想过才子佳人的小日子,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与务实的现实派张兆和形成了强烈反差。
张兆和在写给沈从文的一封信中说:“不许你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穿的用的无所谓讲究不讲究,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在这段婚姻里的张兆和更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而沈从文更关心的则是如何优雅地生活。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生存都艰难的时候还要求妻子“优雅美丽讲究”,多少是不那么切实际的。从这点看来,沈从文在婚姻生活里,其实多少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在这种冲突下,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沈从文失望地发现,每次自己要和妻子说情话的时候,张兆和却总是不解风情地把话题转到了生活琐碎上。这种生活,与沈从文心中的才子佳人式生活显然相去甚远。而最让沈从文难以接受的是,当自己开始有了一些名气以后,妻子却并未改变之前对自己的看法,这让一直渴望得到认同的沈从文很是苦恼。
一个通常都是这样,在这里得不到的,在其他地方找回来了,沈从文就从他女粉丝那找到了他所缺失的张兆和的仰慕和风花雪月。他婚内出轨了。
后来,在林徽因的建议下,他向张兆和坦白了这一切。
高傲的张兆和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初追自己时那么死心塌地的丈夫,竟会在婚后出轨了。要知道,以自己的条件,她本可以找更好的,之所以选择他,就是看中了他的“专情”,如今,当初看中的“专情”既然已死,还有什么继续的必要呢?!
这以后,虽然在多方努力下,张兆和最终又回到了沈从文身边,但两人的感情却再也没回到从前。而沈从文与高青子的婚外恋,也在断断续续十年后,终于随着高青子的出嫁走进了尾声。但因为这段婚外恋,固执的张兆和始终没有原谅沈从文,以致于,老年时,有一段时间,沈从文与张兆和和孩子们竟达到了“不说话”的地步。老年的夫妻两,多数时候都是貌合神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沈从文过世。
3.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沈从文是爱张兆和的,并且爱了一辈子。出轨这件事他也愧疚了一辈子。
“三姐,我对不起你。”这是他这一生的最后的一句话,是握着张兆和的手说的。
张兆和二姐张允和有次来看沈从文时,年近70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宝贝似地捏在手里对二姐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说完,他便像孩子似地哭了起来。
纵然他很爱张兆和,然而他还是出轨了,虽然两人最后并未离婚,但一直貌合神离,夫妻两破镜一直未重圆,夫妻失和也成了沈从文晚年凄惨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深爱一个人却婚内出轨,这看似矛盾的根源,还是出在沈从文和张兆和并不是门当户对。
现代我们说门当户对,是指两个人是否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从而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文化修养、性格、喜好和精神需求。
门当户对的心理学基础之一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人际交往观点,即如果符合相似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双方会很容易形成深厚的情感联系,相似原则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和个性品质的相似,年龄的相似,以及社会地位的相似等。许多研究表明,他人越是与自己相似,便越是喜欢这个人。互补性原则指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人更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的人。互补性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
很明显,沈从文和张兆和既没有相似性,也没有互补性。没有相似性缺少了共同语言,没有了互补性,缺少了相互仰慕,而这些都是爱情非常重要的土壤,然而,他们的爱情没有这样的土壤,后来枯萎也就不奇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