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游一趟回来袋子拉链被我拉坏了,好好的一个新袋子不舍得丢掉,而且又是我最爱的袋子,出门旅游背包特别的方便。
换一个拉链又是新背包一个,按照以往都是去老街补鞋当铺,有个中年男子专门做这行的。他做的时间久,手脚麻利,做工也比别家的精细,街民几乎都是到他这家。
吃过早餐,骑和小电驴来到老街,几十年不变,他依然在老地方,只不过之前在街边,现在他租了一个门面。
嘿,你看他可乐了,正和一个与他同龄的正在下象棋呢,可能他出于惯性,看见我来了,用本地方言问:“你好,做乜嘢?”(他是外地人,原本不说这个话,到一个地方久了,一般都能学会本地白话)
我看见他们正下得起劲,不忍心打扰他们将军,我回了一句:“不急的,你先忙。”见状他马上暂停下棋,走过来。我把手里的袋子拿给他,叽里咕噜用本地白话跟他说了一下哪里哪里要修改。
我担心他弄不来,又补充说了一下。他可能看我的担心,接着说“这点没问题,弄的跟原来没有什么差别,我做这么久那个人不知道我的水平,急着要吗,急的话我先做,不急的话可以下午来拿”。
好吧,不修改也用不了,索性不管它了,能弄好就很幸福就,我告诉他不急的,弄好给我电话就行了,我把电话写给他。我便骑车回了,他又回到座位继续乐呵呵的开始将军了。
说到这补鞋中年男子,其实他不单纯是补鞋,什么配钥匙,补袋子,按拉链,还有其他的小物件坏了他也是能搞好的。
记得上一次找他配钥匙的时候,我多嘴问了一下关于他的一点基本情况。
他到我们这地方已经36年年之久了,25岁的时候因各种原因离开家来到这里摆地摊补鞋子,一补就是36年,而今他已61岁。这么说来倒头一算那是上个世纪八零年代就到这了。这种坚强的毅力一般人估计难以坚持,尤其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
早十几年前这里有好几家补鞋的地摊,如今就剩下他一家还在这里,还租了个门面,有些因为维持不下去就不干了,有些因为年纪关系也收摊了。
你看它黝黑黝黑的个头不高还有些胖嘟嘟的,他吹牛说当时总共相亲25次,也就是谈了25次的恋爱,就都吹了,不是嫌他穷就是嫌他一补鞋的下等工等等。
现在这个老婆也是最后一个相亲对象,是隔壁县城过来打工后人家介绍相识的,然后就在这里安家了,在老街这里买了地皮起了二层半房子,他们已育有一女儿。说到他女儿的时候他感到很幸福的样子,可来劲了,侃侃而谈。
他说他女儿目前在安徽芜湖,大学毕业后留在安徽芜湖任教,嫁了一个有钱人家,是做生意的,丈夫是大学同学,也有了孩子,他当外公三四年了。他说她他女儿叫他不补鞋了,去那里常住养老了,还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专门给他两老住。
说到不做补鞋了,他说还真有点舍不得,干了36年,不干了去养老,不做工,会很不习惯的,看他说在干几年在说吧。
说实在的,可能会有人认为他是下等人都工,其实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全部,老老实实,默默无闻,靠一双勤劳的双手赚点小本生意养活一家三口,尤其是培养了一个好女儿,他们做父母真的是很优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