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军能从1928年在人迹稀少的井冈山举起红旗的那批为数不多的青年发展壮大,能与得到外国援助,在经济、军事先进技术和人数方面占压倒优势的国民党军队斗争了10年,还让其不得不同意建立统一抗日战线,我认为《孟子三章》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释了这个原因。
当时的中国阶级矛盾实在太严重,就如“两极分化”,穷人们因为资本家的压迫越来越穷,真的是赤贫,而资本家靠着搜刮来的钱财越来越富。我从前对“苛捐杂税”这个词理解不太深刻,但在西北四马一文中我才明白什么叫“苛”,什么叫“杂”,30多种税,还不包括征收的杂税,仿佛就出个门,伸个手,都不知道触犯了什么征税的要求。在这样一种境况下,满足社会无产阶级的要求成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最基本、最迫切的政策。共产党的主张是:革命战斗可以由资产阶级发起,但只能由革命的工人、农民来完成。所以他们每占领一个新的地方,就规划土地,免除赋税,赋予人民精神和物质上人的需求,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怎能不为人民拥护?而且他们的道紧紧围绕抗日、反对帝国主义统治,而且试问哪个人没有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不分党派的,“西安事变”便足以说明,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发动兵变,不正是一腔爱国之心。大家都知道,只有集结全国力量才能抵抗外敌,这才是正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凝聚信念,同样重要的还是应战实力,我认为,红军将扬长避短做到了极致,游击战争十六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因为没有先进武器,只能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阵地战只能为次要战略,步枪、手榴弹、机枪如何比得过高科技的轰炸机、坦克、重炮。红军只能依靠地形及作战机动性获胜,反之,“第五次大围剿”就是惨痛教训。
通过这本书,我真正深刻的领会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以前主持升旗仪式时,每一次念到这句活,仅仅是加重了语气,并没有领略到“不易”,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新中国的路是用热血铺就的。此刻,我真想做一名红军战士,不,后勤人员也可以,只要在路上。
致敬:所有革命战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