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公共场合,我尽量回避“要”这个字眼,可能是源于我天天能遇到职业乞讨的那帮人。
而今天地铁上的一件事,又重新挑动了我的这根神经。
这回不是要钱,是要座位。
某站上来一个大妈,穿着稍时髦,年龄约65岁左右,背不驼,腿脚利索。
上来后,走到我附近,对着我边上的那位女士用手左右比划两下,能看出意思是让女士往边上让让。
此时的长条座位上已经做满了人,没有其他的空余位置,老人明显是要硬挤进来坐下。女士看到是一个上岁数的老人,也没有多说什么,极力地往边上挪了挪。
老人眼睛一直在紧紧盯着座位,与女士也没有任何言语交流,等空档挪开后,很麻利地坐下了。
可能是挤在一起太难受的原因,女士在一站之后就站起身来,扶着把手站在车厢中央,老人仍然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再过了两站,我要下车了,起身之时对那位女士说了一句:“你坐吧”,那位女士回敬了一句:“谢谢!”
“低调”、“内敛”可能是老一辈家庭教育的关键词,“爱你在心口难开”似乎是那个年代普遍接受的标准,但是一句谢谢真的有这么难吗?
那个年代恐怕也没教育过老人们:你们到了上年纪的时候一定要去要求年轻人对自己表示善良吧。
记得我爱人还在怀孕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上来几个边上车边嘴里叽叽喳喳的老太太。有一个老太太很大声而且非常坦然地对我俩说:“谁给老人让个座?”。
我想,肯定不是对着孕妇说的吧,那就是对我说喽,最后还是我把座位让出来了。
我记得当时很尴尬:自己好像是一个缺乏道德的年轻人,好像做了一件极为羞耻的事情。
我当时就很好奇,这些老太太们是什么时候学会道德绑架的呢?如果没人给她们让座,她们会不会自感尴尬?
所以自打那时开始,我就暗下决心做一个“没道德”的人,对索要座位的,一概不予理会。
但不予理会真的好用吗?
8月4日,福建泉州公交车上,一女孩由于未及时起身让座,被大妈掌掴,大妈振振有词曰:“看到我怎么不起来让座?”
我不知道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当年的坏人变老了。
如果我们真正想发自内心的表达善意,那么我们会主动出让座位给老人们。如果换成老人索要座位,我们被动让出自己的座位,那岂不就是一种施舍?
就算自小时候受到很少教育的老人都知道要饭羞耻,父辈们教导宁可饿死也不能要饭丢人,然而今天的“要座”和要饭区很别大吗?
我们做为年轻人被“要走”了座位,充其量就是在公交车上多站一会儿罢了,但被“请”起来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犯了多严重的错误一样。
在心理学上讲过,人此时就回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外在对直接表现就是越来越少的人给老人让座位,这个现象甚至波及到了孕妇和小孩。
现在的信息传播如此之快,无论经历过还是没经历过被“要走”座位的年轻人在公交车上面对老人都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甚至都做好了冲突的准备,请问这正常吗?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就是这个“要座”吗?那句话说得真对:”若要人见人爱,先要自尊自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