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要“看到”和感知孩子的感受

要“看到”和感知孩子的感受

作者: 闲云l闲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11:55 被阅读0次

有一句很潇洒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话很潇洒,也很有道理,但真正能做到如这句话所说般洒脱的人,却真的不多。

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因此能做到不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并不多。心理学中的说法:有清晰自我的人,才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而我们大部分的人,自我都不是很清晰,区别或许只在于不清晰的程度不同。

怎样才能拥有清晰的自我呢?拥有一对好的父母,特别是一个好的妈妈,在婴幼儿时期所有的感受都能被好的妈妈看到、感知到,存在感得到确认,清晰的自我也就会诞生。

换一个方式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存在感,是因为另一个人看到了他的感受。而婴幼儿时期被妈妈看到、感知到所有感受,是最关键的环节。

这里所说的“看到”,指的并不是眼睛看到,而是对于婴幼儿的感受,要以心对心的方式去感受到并进行呼应,这样才能让婴幼儿不会产生不存在感。

产生了不存在感,会导致孩子的真实感受被扭曲,并因此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常见的不被感知有三种方式:忽视、双重矛盾、僵尸化。

忽视的意思,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被妈妈忽视,妈妈不在孩子的身边,或者哪怕妈妈就在身边,眼中看得到孩子,但却从来不曾用心去感知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很大的可能会进入一种矛盾的状态:渴望被看到,但真的被看到时,又害怕被看到。他会害怕跟他人、他物甚至是自己产生联系,担心产生联系后会让自己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

因为从来没有被感知到、被爱过,会害怕被爱、害怕他人的靠近,宁愿在被孤立中感受那么一点点的安全感。在他们的意识中,渴求爱与别人的在意,却又深信没有人会爱、会在意自己。

与这类人相处或相爱,最重要的是要“适可而止”,保持让对方感到安全的距离,免得吓到对方。

而双重矛盾,是一个人内心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简单举例来说,比如一个人在外面的人际交往中,接触他的人都觉得他好,是个值得交往的好人,但这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却是一个让家里人都讨厌的脾气暴躁的人。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不断从外人的口中听到对自己父母的夸奖,但自己在家时,真实的感受却是父母是坏的、不好的,长期以往便会造成认知上的双重矛盾,导致那种既不能做A,也不能做-A,变得无所适从,最后分不清自己真实的感受。

至于僵尸化,则是指孩子被父母控制,像木偶一样按父母的意志生活着,没有自己的任何自由意思。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感受,因为它们都是不被允许的,久而久之,当自己产生感受时,自己都不相信感受到的情绪了。

无论是忽视、双重矛盾还是僵尸化,都会严重地破坏感受能力,而感受被扭曲,会让孩子无法形成清晰的自我,而是活在期待被他人看到、被他人感知之中,自然也会极度在意着来自他人的评价。

如果婴幼儿时期有个好妈妈,幸运地形成了清晰的自我,那固然是极好的。但如果不是那么幸运,那就在长大后,有了明确的自我认知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认识和确认自己的感受,或者借助专业人业的力量去完成这个目标。

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借助外界的力量,努力去激活自己的真实感受,恢复自己的感受能力,完善自己的“存在性安全感”,成就清晰的自我,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独立的、有活力并不在乎别人评价的人。

相关文章

  • 要“看到”和感知孩子的感受

    有一句很潇洒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话很潇洒,也很有道理,但真正能做到如这句话所说般洒脱的人,却真的不...

  • 首要原则是不伤害孩子

    “不否认孩子的感知;不要与孩子争论他的感受;不要否认孩子的情感。尤其是,不要设法然孩子相信他看到的、听到的、感觉或...

  • 正面管教

    1、培养孩子最重要的目标 —— 是要培养孩子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 ...

  • 日子还长,我们都还年轻

    1.要学会梳理自己 感知自己 从头到脚感知自己是否放松 你就在这里 感受光的照耀 感受风的味道 感知空气中的分子 ...

  • 看到孩子真实的感受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这是看见的力量,看见意味着理解,接受和认同,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

  • 感知/感受

    二胎出生第二天。 老婆的伤口疼痛已经到了极限。 疼痛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可我为什么也会跟着情绪波动呢? 她生...

  • 孩子成长必备的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在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理论当中认为,我们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目标是要培养孩子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这七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 每一个妈妈,都应该学会“倾听”你的孩子

    每个成年人都知道 : 不被了解的感受才是最痛苦无助的。对于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更需要被了解和感知。 能被妈妈感知到...

  • 正面管教方法P42

    1.要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了”孩子。 2.为孩子提供发展和实践“7种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以...

  •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重看此书,我的感受如下: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看到”和感知孩子的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qb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