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会让孩子觉得人生是旷野,走到哪都是美景;普通的教育,会让孩子觉得人生是条路,只能往某个方向走;最差的教育,会让孩子觉得人生是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跌入深渊。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归隐山林,或追名逐利,或人间烟火。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也该有权利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
灵魂太想赢,却无法面对肉体的现实,太疏离或逃避,容易抑郁;灵魂太想赢,又太面对肉体的现实,太沉浸或投入,容易生癌。总之,灵魂太想赢的话,对个体而言,都真的可怕。
若是按规律办事,就很难不打破规则;若是只按规则办事,又处处面临逻辑困扰。所以怎样生活,或许,是人生最大的选择题——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终生博弈。
“一个理智健康的人不应该单单为了人设标签和他人期许所生活,而一座世界级大城市也不应该被过去的神话和滤镜所束缚。”
是什么让人活着?或许是等待。其实每个人都在等待,等待一个人,等待某个结果,等待一种生活。也许永远不会等到,也许明天就等来。
那我在等什么呢?
不想再回去那里上班了,哪怕以后没工作。那工作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卑微……这样的工作太消耗人了。既然我已经打破了那么多规则,又何妨再打破一次?离开14天了,竟一次都没想起那工作的好,醒着时也没想起任何一个那里的人。十五年,告别大约用了一年不到,其实是很漫长了。那段时间常想到《漫长的告别》——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那时放不下的,或许是曾经在那里那么用心的那个年青时的自己吧。而此刻,那个自己已经定格在离开的那个时刻,不会丢了。
汇报下昨天学习制作Vlog的心得:摄影是光影,构图,色彩,情感,后期制作软件。摄像是光影,构图,色彩,情感,运镜(如推、拉、延时、移动延时、希区柯克等),转场,拍摄视角,配乐,剪辑,故事,节奏,精气神,以及用画面陈述和讲故事,后期制作软件。同步运用文学艺术的创作核心,沉浸感(张力)、疏离感(神秘)、抽离感、超脱感。熟练运用规则,同时不被规则限制,可以为了讲述故事去打破规则(体现紧张感、渺小感等)。跟随直觉和灵感,用心感受。(高、中、低、远、近、第三者视角等切换运用。微距、长焦、广角等联合运用。)电脑软件会使用Ps和Pr,手机软件是佳能和大疆配套的App。器材有单反,两个手机,云台,三脚架,远程遥控器,背景架,幕布等。学习过程中回忆起读书时学过的软件知识,社团里学过的拍摄技巧,还有当初参与拍摄剪辑的MV和毕业典礼视频等。本质和理论知识初步领悟,后续要慢慢实践。
B站很像读书时学院路的内网Maze,图标是只小猴子。还记得曾经找课件儿和影视剧的日子。第一次在宿舍熬夜看电影,就是从那里找到的《假如爱有天意》。后来一直喜欢孙艺珍和赵寅成,那首《你对于我,我对于你》也是听了又听,虽是韩语,竟也能唱得不错。再后来第一次出国旅行选了首尔,隔两年又一个人去济州岛环岛,英语、韩语、中文并用,很是难忘。只是……并没遇到“命中注定的人”。真有那样一个人吗?
若今世的爱,是前世的恩仇或亏欠,那我或许不会有吧。因为没有亏欠谁,不期待报答,也从不恨谁。不过,在文艺里“作个好梦”是可以的——那座《天堂电影院》,若是永不坍塌,就永远没有废墟,就永远不需要重建。那该多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