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梅爱自己第43天(12月16日)分享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今天继续和您分享《这样和世界相处》——心理现象(专注才能)。
当我们用感觉器官来关注我们体内或身外的特殊事件时,我们就会有特别专注的感觉。专注是灵魂的特性之一,也是人类才能中的重要因素。它限于某一感觉器官中,让我们觉得有什么正在准备,以眼睛的例子来说,视轴的方向会给我们这种特别紧张的感觉。如果“专注”唤起灵魂或有机体任何一部分的紧张,则此时这一部分以外的其他紧张都会忽略。每当我们想专注一件事物时,都渴望排除所有的干扰。灵魂所牵涉的专注是指在个体和特定事实之间搭起桥梁的意思,也是一种为攻击所做的准备,它基于我们的需要而生,或者是基于需要我们的全部力量朝向那一特殊目标的不寻常情况而生。
每个人都具备专注的能力,(有病以及低能的人除外),缺乏注意力的人却又极常见,原因如下:首先,疲倦或疾病是影响注意力的因素,其次,有的人因为他们应该关注的事物不符合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不想去注意,只有碰到与他们的兴趣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才会被唤醒,最后,反抗的倾向也是影响注意力的深层原因。小孩很容易产生反抗的情绪,他们反抗每一个面对的刺激,所以教育者负有把孩子的学习与其行为模式结合起来的责任,使之生命格调协调以便满足孩子。
有人能用所有的感觉器官来对待每一个变化,但有人则完全用眼睛接近人生,有人完全用听觉器官,有人则忽略周边的事物。我们可能见过这种情形,有人处在对自己大为有利的情况中却没有觉察,是他比较敏感的器官没有被刺激到的缘故。只有对环境感兴趣才能唤醒注意力,只要兴趣存在,教育者就无须担心注意力的问题,兴趣成为一个人攻克一个知识领域的简单工具。在此过程中,任何人都会有差错,当这种差错在一个人身上逐渐固定后,其注意力便被导向不太重要的事情。如果“兴趣”朝向某人自己的身体或力量,那么当他碰到想赢取的东西或是个人力量受威胁时,他就会专注起来,只要新的兴趣没有取代他对个人力量的兴趣,他的注意力就会永远不会与其他不相干的事物联结。小孩子在缺乏外来肯定或认为自身并不重要时,立刻会产生专注的现象,从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注意力。
“不专注”其实是说这个人想从一个状况中退出,改往他想要注意的方向去,因此,我们若说“某人没办法集中注意力”,这是不正确的,要证明他可以集中注意力很简单,只不过他的注意力常在别处罢了。意志力缺乏和精力缺乏,与注意力的缺乏的情形类似,在那些意志力缺乏和精力缺乏的个案当中,我们常常发现他们在不同的方向表现出坚决的意志和强悍的精力,要治疗这种情形就不简单了,大概只能借改变这整个人生命格调来试试看。
在这种个案当中,我们可以确定,每一个个案的问题症结都只是因为追求错了目标。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案例相当常见,常常有人拒绝或只完成一部分交代的任务,甚至直接逃避任务而成为别人的负担。这种经常性的散漫是一种固执的性格特点,会在别人要求他们做事时显露出来。
如果一个人因疏忽而使安全或健康遭到威胁,我们会称这种疏忽为“恶意的疏忽”,是指注意力缺乏到极点的现象 起因是对同类缺乏兴趣。我们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疏忽的特性,就能判断他们是否会考虑到别人的权利。疏忽现象是衡量人类社会意识的标准,如果某人社会意识较弱,那么即便处罚也无法使他对同类产生充分的兴趣,如果社会意识发展良好,则兴趣自然存在,所以恶意的疏忽就是缺乏社会意识。但是,探察一个人对同类不感兴趣的原因仍然是要坚持的。
我们会因注意力的偏狭而造成遗忘,当兴趣被不快的经验遏制阻就可能产生错失或记忆的失误。未习惯学校环境的学童遗忘课本就属于此类案例,常常遗失或误置钥匙的家庭主妇通常是还不熟悉这种角色的女性,健忘的人通常不公开反抗,但是他们的健忘也说明他们对任务缺乏兴趣。
金燕老师去河北保定作为一名讲师去讲简快课程,她的能量满满,学习态度好,学习能力强,她用她的用心和专业水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榜样的力量。
好久没去逛街了,今天去商场给自己买了三件衣服,一件外套和两件毛衣,非常喜欢满意,好好爱自己,每一天都让自己的状态良好,带给别人快乐。
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要提前放假,每周六周日都安排了补课,我把周日的课调到了平时的空课上,学生们满意,我也轻松了一些。只要是想办法,挤时间就会有好的结果。
按时参加线下读书会,和伙伴们一起读书学习交流分享。今天读书后的学习主题是家族系统中,通常某个成员会承担被拒绝的命运或是他人未承认的罪恶,这可能会产生双重的负面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