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就是批判性思维

作者: 满地森森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20:59 被阅读28次
    良知是什么?

    我们一般的思路是通过阅读先生的著作来理解。

    这个思路看来效果不佳。

    原因可能是语境差异太大。先生著作里面大量引用的那些经典,如《大学》、《中庸》、《诗经》、《四书集注》、《道德经》以及佛经等等,对那些年的读书人来说,是比较好懂的,理解相对不成问题,都是很熟悉的词语。但对我们现在的读者来讲,就很困难。

    我们换一个思路。

    我们找一个先生著作中的具体的例子,讲事实的例子,来看看良知到底是什么。这就像两个讲不同语言的人要相互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对同一事物两个人分别用什么词语。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一个例子: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薄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薄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薄书讼狱就是现在的处理文件和断案、打官司。断案和处理纠纷现在多了去了。古今的政府官员,都要做这些工作。只是现在断案的工作是专业人士在做。这个事情我们是懂的。我们知道打官司是什么东西。

    先生对他一个下属说,当你断案时,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请托而特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繁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意愿去处理,等等。这里所讲的都是唯有你自己清楚的东西。你必须仔细省察克治,惟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冤枉人,这就是格物致知。

    这个事实是如此的亲切,简直如同在说我们。我们简直可以无耻地会心一笑。

    结合上面打官司的例子,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

    看到这里,让人恍然大悟!

    原来王阳明先生说的良知就是一种反思能力,就是一种评估思维的思维!

    这不就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吗?那些神乎其神的心学书籍,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以前的理解,看来都是误读。

    百度上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条目是这样说的: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他们非常热衷于进行激烈的辩论,以探明一种观点的合理性。不过批判性思维也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够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思考研究结果的意义,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而指向的结论。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哈贝马斯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解放性学习”(emancipatorylearning),即学会从阻碍人们洞察新趋势,支配自己的生活、社会和世界的那些个人的、制度的或环境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

    但是,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在美国也是多种多样。就目前有限的资料来看,除了上面百度的定义以外,还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的艺术,该艺术能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工具》(理查德.保罗著);批判性思维的主旨就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当我们评价一个主意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在进行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布鲁克.布埃尔.摩尔等著),批判性思维就是评价思维的思维,等等。

    批判性思维的出现基于我们的思维决定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事情成功与否。但我们的想法正确与否又不能无限制的用事实来验证。所以,用批判性思维来改善我们的思维、评估我们的想法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不管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有好多,其基本的意思是相同的。归结起来不外乎:要用理性来评估我们的思维,使论证合乎逻辑规则,论据确实可靠,避免感情用事和偏见。

    事实上,只要看一看《传习录》,再看一看《批判性思维工具》(理查德.保罗著)、《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布鲁克.布埃尔.摩尔等著)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所说的批判性思维和良知的一致性。

    理查德说:批判性思维是评估主意和想法的思维。

    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所谓意之动就是我们的想法和念头产生了。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说用来评价我们的念头和主意是好是坏的(思维方式)就是良知。

    理查德说:优秀的思考者要公正的思考,避免偏见。

    王阳明说:圣人要去人欲,存天理。

    等等,例子有很多,没有必要一一列举,因为关键的含义已经揭示出来了:良知就是评价想法、主意、念头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古汉语里:良就是优良,好,正确的意思。知,通智,又有知觉,知道,了解,理解,思考,思维等意思。合起来就是正确的好的思维的意思。

    孟子讲:“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把是非之心和智联系起来,我们知道,智在中国古代就有思考、思维的意思。

    王阳明说:是非之心,良知也。

    那么良知作为“知”,作为人的思维、思考能力、认知能力的意思是无疑的。

    良知,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的意思。

    王阳明还说,良知“不学而知,不虑而能”,即天赋的意思。

    正确的天生的思维能力,这同时也是我们对理性的定义!

    用新定义来解读心学著作

    从字面的意思和对比批判性思维的著作,我们推测良知就是理性的评估思维的思维。下面我们重新进入《传习录》等著作,在新的定义的基础上再来释读心学。看是否能读通,读懂。如果能够读通,读懂,那么良知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批判性思维了。这里读通读懂的意思是用新的定义来释读王阳明先生原著、原话的时候不发生和他的其它话意思相矛盾的情况,不发生和常识相矛盾的情况,不发生和历史知识相矛盾的情况。

    先看《大学问》:

    问曰:“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

    答曰:“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

    在这里阳明先生说至善就是良知。现在我们知道良知就是批判性思维。那么“至善之发见”,就是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评估想法和主意、念头的意思了。

    “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运用良知(正确的思维方式或批判性思维,都是一个意思)去评价意念(或想法、念头,都是一个意思),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看得清清楚楚。用良知来处理事情,事情的轻重缓急,何者应该重视,何者应该一般性的对待,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具体的合理的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的方法,主观符合于客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做事的根本准则,不容许有私人的意见掺杂其间。

    而不是像网上的一个解释:

    “所谓‘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原则。天命的性质是精纯的至善,它那灵明而不暗昧的特质,就是至善的显现,就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至善的显现,表现在肯定对的、否定错的,轻的重的厚的薄的,都能根据当时的感觉而展现出来,它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也没有不自然地处于浑然天成的中道之事物,所以它是人的规矩与物的法度的最高形式,其中不容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益减损存在。”

    完全不知所云!

    “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后来的人不知道良知是一种正确的思维评估方式,存在于人的头脑里面,而以为评估想法和处理事情是固定不变的,不能用批判性思维的原则去灵活分析问题,造成教条主义横行,各种荒唐出现。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所以良知对于明德、亲民,就像规矩对于方圆,尺子对于长短,天平对于轻重一样,是一种评估标准。不按照标准去画方圆,量长短,称轻重,就不行。不按照良知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明明德、亲民就不对。

    问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 ”

    答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人们不知道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良知),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面。以为处理事情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天下的事情千千万万,变化无常,怎么能死记硬背呢?死记硬背不能解决问题,人们自然心慌慌,茫然无措。现在知道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方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之中。不管处理什么事情,按照头脑中存在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就行了。知道了这一点,心里就安定下来了。心里安定以后,有什么念头产生,就能运用这种正确的思维标准去进行评价。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标准评价,方式方法去考虑问题,自然而然就能做好事情,取得成功。

    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按照规律运行。(在我心则为良知、理性、正确的思维方式)。致良知就是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处理事情,这也是孟子所说的“必有事”的意思。良知不但不能离开我们的头脑,确实也无法分离,(因为它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怎么可能离开呢?!)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就能时时刻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而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治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著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禅宗有一个公案是师父用手指比喻佛性,一般人看见手指就说看见佛性了,没有看见手指的时候就说没看见佛性。比喻一般人看见具体的善行才知道那是应该做的,一旦看不见教条就茫然失措。不知道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考方式,不来自死记硬背。所谓不睹不闻、戒慎恐惧,就是时时刻刻都要踏踏实实的遵守正确思维方式去思考处理问题。只有不断的练习批判性思维,熟悉了,完全掌握了,思考处理问题发表言论才能正确无误。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这一段的意思是:我们说圣人无所不知,其实说的是圣人知道正确的思维方式;无所不能,其实说的是他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圣人知道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处理什么事情都能靠谱。并不是说圣人什么知识都知道。天下的万事万物如此之多,谁也不可能全部知道。圣人虽然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全部知道。但是那些本来就不用知道的,他自然不会去知道;应当知道的,圣人自然会去请教。比如说孔夫子到太庙去,每件事都要请教,有人说是孔夫子什么都知道,但还是要请教,显示了他敬畏谨慎的品德。这个说法是说不通的。圣人完全不必知道所有的知识才是圣人。他只要知道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了良知的诀窍,遇到事情,自然能按照调查研究、轻重缓急等客观情况和事物规律制定正确的方案计划。不懂就问,也就是知道天理、掌握正确思维方式的表现。

    夫谓“敬畏之增,不能不为洒落之累”,又谓“敬畏为有心,如何可以无心?而出于自然,不疑其所行。”凡此皆吾所谓欲速助长之为病也。夫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之戒慎恐惧,惟恐其昭明 灵觉者或有所昏昧放逸,流于非僻邪妄而失其本体之正耳。戒慎恐惧之功无时或间,则天理常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无所亏蔽,无所牵扰,无所恐惧忧患,无所好乐忿懥,无所意必固我,无所慊馁愧怍。和融莹彻,充塞流行,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孰谓“敬畏之增,乃反为洒落之累”耶?惟夫不知洒落为吾心之体,敬畏为洒落之功,歧为二物而分用其心,是以互相抵牾,动多拂戾而流于欲速助长。是国用之所谓“敬畏”者,乃《大学》之“恐惧忧患”,非《中庸》“戒慎恐惧”之谓矣。程子常言:“人言无心,只可言无私心,不可言无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是心不可无也。有所恐惧,有所忧患,是私心不可有也。尧舜之兢兢业业,文王之小心翼翼,皆敬畏之谓也,皆出乎其心体之自然也。出乎心体,非有所为而为之者,自然之谓也。敬畏之功无间于动静,是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也。敬义立而天道达,则不疑其所行矣。

    这一段说的是敬畏和洒落之间的关系。大约问的人认为敬畏的人就不能洒落。这是理解上的问题。敬畏不是公务员之死里面主人公的那种小心谨慎,胆战心惊。而是指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式,追求主观与客观相合,要做到对事物对人的评价恰如其分。对人的评价不超乎其好,也不过于其坏,那就对得起天地良心,此心坦然,自然就洒落即潇洒自若。做事尽心尽力,没有偷懒,没有藏私,没有马虎,也自然坦然安然,即所谓洒落。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虽然让自己高兴但也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相得益彰。总之,就是不偏不倚,就是毛泽东所谓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朱熹所谓的中庸思想。特别在对人的评价上,很有用。其具体的方法就是叩其两端而问之。考虑一个人的好,好到哪种程度,最好的那种程度他够不够。一个人的坏,坏到哪种程度。最后,就得到一个人的道德区间。一个灰色的模糊值。比秦桧好比岳飞坏之类。当然,这得先有一个道德的谱系。正如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得先有一个重要性评估系统。而这两个系统的建立,又离不开正确性即对事物客观性的判断。这就是狭义的批判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了。

    “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这一段的意思是:良知就像易经中讲的那个易的意思,变化无常,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辩证法讲的事物总在发展变化当中,就是我们讲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里面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的意思。辩证法里面说,事物具有特殊性,即构成事物的矛盾有个性,解决矛盾的时候,就要用具体的不同于其他问题的方式方法。当然,事物也有不变的情况。流水线上的工人一两年所做的事大同小异,自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必要变化。变与不变,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或问至诚前知。先生曰:“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邵子必于前知:终是利害心未尽处。”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圣人只是知道正确的思考方式。只是知道现在的情况,并根据现在的情况做决定,下判断。不是说知道了良知就知道将来发生的事情和以前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那是一种私心杂念。按我们现在的说法,那就是一种封建迷信。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那就是不可能的。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这是答陆原静书之一段。看到这一段,感慨良多。良知这个概念真是难倒无数学人!陆原静号称“王门稍知意思者”论及良知现在看来也是昏头昏脑。王阳明先生的良知让人不好理解的原因,其中之一可能是当时中国没有合适的概念。直到西方分析方法的兴起,才让人能用意念、思维等等概念来分析人心理各要素。当时的人们对心理并无分析性的认识。王阳明先生靠自己的天才觉察到批判性思维,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概念,就像没有合适的工具的现代人即便穿越到古代,也是凡人一个。我们现在知道了良知的主要意思就是批判性思维。才知道“良知之本体”就是人的理性思维的能力。“良知不能不弊于物欲”即是说人虽然有理性思维的能力,有公正准确评判事物的能力,但常常由于自我中心主义,或受感情的影响,或偷懒,或无意中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不能发挥理性思维正确评估事物的作用。

    “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知道了良知是什么意思,当然知道良知是心之本体,用是良知之用的意思,古代所说的心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脑,心之官则思,就是现在说的大脑的功能就是思考。“良知,心之本体”,就是说思考、评判的思维能力就是大脑的本质特点。陆原静所以说出,良知超然于体用之外的黄话,就是他不知道良知是什么意思嘛!当时的学问,尽是些神乎其神的概念、词语,谁也不知道具体意思。要用这样一些概念来表达一个现在世界上也属于先进的概念,着实难为阳明先生师徒了。越想越觉得阳明先生了不起。

    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这一段里的“照心”的说法,是阳明先生为说明良知所做的又一个努力。现在看来也是很准确的一个说法。评估性思维确实像一个灯、像一个电筒去照事物一样去评价事物。陆原静说“照心,犹思也”理解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接着一句“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又暴露对良知的认识未透彻的问题。戒慎恐惧是说要时时刻刻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不能搞忘了。这是针对人经常搞忘这个情况来的,是一种正确的心态。能戒慎恐惧,是良知发挥作用的表现。至于说戒慎恐惧是良知,只是一种文学表达手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是”。这种情况在《传习录》里面是相当多的。比如说“宇宙即是吾心”。这里面的这个“是”也并不是“等于”的意思。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这一段里提到,佛教常讲要认识本来面目。王阳明先生认为,本来面目就是良知,也就是人正确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佛教要人常惺惺,就是常存他本来面目的意思,也就是戒慎恐惧的意思,也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意思。

    “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

    在这封信里的这一段里王阳明先生还批评陆原静,陆原静在信里说要“善恶不思”而享受那种清静自在的良知。我们现在知道良知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种境界。当然也无可能享受其清静自在境界的可能。同时,也看到陆原静并没有理解良知的本来意思。

    “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

    关于“夜气”的培养,以前理解是不容易的。现在知道良知是什么意思后,就知道孟子其实讲的是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头脑清明,没有具体的事情的时候,反思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用来思考的那些原则、方法等等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保持自己头脑的清晰、清醒的意思。这都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意思。当然也是所有明白正确思维方式都明白的意思。批判性思维的教材里面提到:批判性思维最关键的是要保证思维要遵守逻辑规则,论证要对,论据要正确,不要受情绪的影响,不要受偏见的影响,不要犯常犯的那些逻辑错误、谬误。

    良知的运用

    根据这个新的定义,难以解读和理解的心学著作,面目涣然一新,竟然充满现代气息,竟然和现代最被教育界认可、最合理的思维方式搭上了关系!

    但是,阳明先生还真不是说说概念,还真是有很多在实践中琢磨出来的心得体会。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九川问:“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思到极处,井井有味,便缱绻难屏。觉得早则易,觉迟则难;用力克治,愈觉捍格。惟稍迁念他事,则随两忘。如此廓清,亦似无害。”先生曰:“何须如此!只要在良知上着功夫。”九川曰:“正谓那一时不知。”先生曰:“我这里自有功夫,何缘得他来?只为尔功夫断了,便蔽其知。既断了则继续旧功便是,何必如此。”九川曰:“真是难鏖,虽知丢他不去。”先生曰:“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这一段的意思如果不是知道良知就是批判性思维,那是难以理解了。知道了良知就是批判性思维,自然知道阳明先生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的意思,就是评判对错的思维的意思嘛。对错就是好坏。好就是对,坏就是错。处理万事万变用评估性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但我们国家批评两个字有特定的意思,容易引起误会,所以有人也认为批判性思维应当译为评判性思维、评估性思维)就可以了。

    第二句说的意思是:评估性思维是处理事情的重要工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要判断大是大非。具体怎么用就看个人的功夫了。其实就是说,你知道什么事情是对是错,但是事情正真来的时候,你认不认得这个是什么东西,取决于个人素质了。比如,赵括讲兵书头头是道,打起仗来又不行,原因就是他不能把实际情况和书本、道理对上号。认不到什么是什么了。赵括岂不知道不应当被敌所诱,但脑筋一糊涂,判断秦国白起是打败仗了,率四十万赵国军队一追过去,结果就是惨绝人寰的长平之战。这就是有良知而不能致良知的具体例子。

     

        来书云:“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至于节目时变之详,毫厘千里之谬,必待学而后知。今语孝于温凊定省,孰不知之?至于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兴师,养志养口,小杖大杖,割股庐墓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孟子云:“夫道若大路然,岂难如哉?人病不由耳!”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节目时变,圣人夫岂不知?但不专以此为学。而其所谓学者,正惟致其良知,以精察此心之天理,而与后世之学不同耳。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弊也。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毫厘千里之谬,不于吾心良知一念之微而察之,亦将何所用其学乎?是不以规矩而欲定天下之方圆,不以尺度而欲尽天下之长短,吾见其乖张谬戾,日劳而无成也已。吾子谓:“语孝于温凊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凊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使舜之心而非诚于为无后,武之心而非诚于为救民,则其不告而娶与不葬而兴师,乃不孝不忠之大者。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于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其余数端,皆可类推,则古人致知之学,从可知矣。

    这一大段文字来源于《答顾东桥书》。其中特别有价值之处在于提到“是非之心”“良知”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顾东桥先生在信中认为:道之大端易于明白,就是说大是大非,大道理,谁都知道,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王阳明先生为什么老是让人去关注这个东西?最难的,最应当去关心的应该是怎样处理具体的事情,比如什么事情按照常规应对就行了,什么事情是非常规的事情,这些事情该如何应对?

    王阳明先生说:良知就是是非之心,就是大道理。这些大道理本来就很容易,就应该很容易。这是对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大家都知道这些道理,却都很难去实行这些道理。按照知行合一的观点,只会说,不能在行为中实践这些道德观念,那也不叫真懂了。所以,强调致良知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良知就好比规矩,具体的事情、事变就好比方圆,方圆大小不可穷尽,有了规矩就都可以测量,可以画得好了。所以,处理事情,应付事变,关键的问题是知道自己的规矩——思维工具、思维方式很好用、怎么用,即保证自己的思维工具正确,使用思维工具熟悉就行了。

    王阳明先生在另一处又说:“是非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也是这个意思。人只要知道什么是对错就行了。按照对的去做,不按照错的去做,就是这么简单。

    在这一段话当中,阳明先生还说,大家当做圣人的舜不告诉父母就娶媳妇,周武王父亲周文王过世,他没有举行葬礼就去打仗,这都是大逆不道,不合乎一般礼仪的事情,他们这两位圣人是之前有什么经典告诉他可以这样做吗?并没有!他们只是按照良知的指示,按照大是大非之心的判断和评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告诉父母、埋葬父亲是较不重要的事情,先娶媳妇、先去打仗才是更符合道德,对天下百姓更有益处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毅然决然的去做了。从这两个具体的例子可以看出,发掘自己的良知,磨练自己的良知,询问自己的良知,知道良知的判断,就够了!就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又做得好,做得像圣人一样。

    当然,依我们现在的一般观点看来,顾东桥先生所说的后面几句话:

    “今语孝于温凊定省,孰不知之?”

    这句话是有点得罪王阳明先生了。也确实有点不客气。

    后面这几句:

    “至于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兴师,养志养口,小杖大杖,割股庐墓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认真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大错。王阳明先生说,只要知道是非就可以对付这些事情了。顾先生说,通过讨论这些事情,认识是非,然后作为“治事之本”也没什么错。意思不和王阳明先生一样吗?把是非作为治事之本本来就是王阳明先生的意思。

    再说,就算是教条主义,认为要把什么事情怎么处理记下来,照搬照抄,也未必就错得很。很多事情本来就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情为什么不一样处理呢?何况很多人你不告诉他怎么做,他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现代社会里,我们把这个称为专业。世易时移,真的变化很大。权威的话确实也要实事求是。就像王阳明先生说孔子的话也要审慎地看,审慎地遵照执行一样。我们看阳明先生的话也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

    良知不是良心

    有很多人说,良知就是良心,就是一种道德意识。显然,不符合阳明先生的原意。

    王阳明先生在著作里面常提到“良知就是是非之心”,我们知道判断是非的就是一种道德价值判断。所以,有人说良知就是道德意识,就是良心。也有一定道理。但是,王阳明先生并不是说只在道德领域里运用良知。他说,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道德判断显然并不足以涵盖万事万变。

    在《大学问》里面,王阳明先生提到,“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

    轻重厚薄就不仅仅是道德评判的问题,不仅仅是是非问题。轻重问题,讲的是我们现在讲的轻重缓急,就是讲在判断轻重缓急的时候,还是要用良知。对什么人好一点,对什么人一般一点,就是厚薄。这些涉及到具体如何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手段技能问题,显然并不仅限于道德意识。

    同时道德判断是一种思维,也是批判性思维要评估的对象,也即是良知的内涵之一。所以,良心是良知的要件,但良知不是良心。这个在《批判性思维:走出思维的误区》一书里面讲得很清楚。

    王阳明先生关于良知的话

    阳明先生自己说过很多关于良知的话,因其本身的知识水平,思辨水平,道德水平,我们应该可以相信先生并不是在硬为了建立一种新学说而编造。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证据吧!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先生尝曰:“吾‘良知’二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出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不觉手舞足蹈。学者闻之,亦省却多少寻讨功夫。学问头脑,至此已是说得十分下落,但恐学者不肯真下承当耳。”又曰:“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此本是学者究竟话头,可惜此体沦埋已久。学者苦于闻见障蔽,无入头处。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但恐学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种光景玩弄,孤负此知耳!”

    “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知就是批判性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tv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