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听说我一个小学同学领证了。
我忍不住问了一下这个发朋友圈的同学,他直接给我发了两张结婚证的照片。其实我并没有觉得特别奇怪,因为去年我在QQ空间看到我小学隔壁班的一个男生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看照片孩子已经一岁左右。
想想自己还有几个月,面对大学毕业,在大学毕业不久后还要远走他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我至少一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到时候如果比较喜欢那个城市,或是疫情过去有条件去到别的国家别的城市,我甚至还可能再申请两个研究生,多尝试一些领域的学习。
我出去读书,虽然说有为了找到更好工作的目的,但是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是主要目的,我的主要目的是去见世面、去见更多的人、去了解不同地方不同的文化,总的来说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在将来不管在哪,都能因为自己的认知不轻易被其他人左右,让自己因了解很多而拥有机会链接到更优质的圈子和人脉。
结合曾经遇到过的选择上的问题,我想到了一个:给你两种生活,第一种在20出头的时候就结婚领证生小孩,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第二种是在20出头大学毕业后再多读几年书考虑个双学位三学位甚至再读个博,然后再去工作,你选哪个?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的想法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和本人之前的经历都不无关系,有些人身处环境,可能很难说考到一个不错的高中,更别说去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大学,而有一些人他身处的环境就可以让他考得非常好,重点高中985大学样样不少。这两类人,他们的圈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任何留级复读休学的情况,一直以来成绩不是很好,去的学校不是最优质,但整体来说过得还算顺。到了大学之后我更愿意借助学校资源甚至线上的资源去接触一些优秀的人,或者是已经工作的朋友,提升自己的认知,了解不同学校不同人的经历。
不管你怎么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你都会在一些事情上,觉得有点遗憾,而我呢,可以说是很多事情都经历过,但还不是全部经历,遗憾当然是有的。
还好我在最重要的升学问题上把握住了,拿到了香港八大的其中两所学校的offer,虽然我本科背景完全没优势,只是努力攒经历,在我说我是从双非二本走出去的时候,挺多人还觉得不错的。
正是因为拿到这些offer,我才有机会,提前加入到相关的群聊,链接更多的人,接触更优质的圈子。同时因为查租房的事,链接到了一些本地的房东,更是提前从他们那里了解到香港的信息。
往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我都要坚持多读书多学习多去看一些电影动漫,自己去生活,你只能活一生,但若看到别人的生活,或设定一个人物让她经历你没经历到的生活,你会觉得自己活了好多次。
记得在一个社群里看到一段话:“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就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又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拥有富庶的生命。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声音,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情,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龙应台曾对自己的孩子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所以说,不管你选择早早工作结婚,还是继续坚持读书,我都希望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每天坚持学一点点习,读一点点书,每天的一点点,会让你的认知提升一大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