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在河师大,我有幸聆听了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刘萍萍老师关于听评课的讲座,感悟颇多,收获也丰。
听课评课是一线老师每个学期都会经历的事,为什么要听课?怎样去评课?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老师们每天忙于各种琐事,对待每一件事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听评课这件事往往也是形式化,刘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传统听评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听课无准备化。进入课堂时,听课者自己没有充分的准备,也没有与上课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听评课漫说化。听课过程中主要关注教师单方面的行为,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即席发挥式话语太多。
评课分数化。评课结果往往只是体现为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比如,给讲课老师打了90分,为什么是90分?依据是什么?那10分丢在什么地方?这些并没有合理的解释。
结果类推化。即用一节随机课类推该老师其余的课,或者用一些精心打造的公开课来类推该老师其余的课。殊不知,一个人的一节公开课是多少人精心研磨的结果。
评课形式化。评课时参与听课的老师往往更多的保持沉默,非到不得已才发言,即使发言也往往客套话,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结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听。
评课单干化。听评课群体中存在三种独立的角色,一是评课专业户,该类人自己很少或几乎不上课,然而听评课却是他的中心工作,这类人往往以自己特殊的身份或地位出现在评课现场,理论一大套,实际没啥用。因为脱离了讲台实践,就远离了真实的课堂。二是仿课专业户,听课者仅仅是为了模仿。三是听课任务化,即听课老师只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不去发现问题,更别说思考问题了
刘老师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专业的听评课途径与方法:评课要有一定的流程,首先要确定观察角度,要记录课堂现象,发现共性问题,最后要分析背后原因,找到解决策略。听评课前要有课前会议,讲课老师要有一个简单的说课,与听课老师交流,确定观察点,并给听课老师发放详细的教学设计以及标准的学生优劣的座次表。方便听课老师确定观察对象。听课过程中观察着要确定观察位置,并适时记录课堂观察。讲完后做课,作课老师要做反思,听课者要根据课堂笔记反馈现场情况,做评课分析,最后对整堂课做总体分析。最重要的一点是,评课时要保持多说缺点,少说优点,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无论是做课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会受益。
无论是常态课还是优质课,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高效的课,并且收获一定是原有基础上的再提升。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老师最应该做的事。同样老师从平凡走向卓越的途径是也只能是在一次次讲课中的磨砺,然后提升。
所以不要把听评课形式化。打破常规,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开展活动,让老师引领学生学习,让老师引领老师成长,让听课评课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