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过秦论‖下篇

过秦论‖下篇

作者: 阮喜军 | 来源:发表于2021-12-15 04:24 被阅读0次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相关文章

  • 过秦论‖下篇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

  • 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

  • 过秦论

    汉 贾 谊 著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 过秦论

    今晚过秦论,真心的 。。。。。。。明早

  • 过秦论

    此处的过不是动词,而是被贾太傅用作形容词,过秦就是犯下错误的秦国,这一篇政论性的散文其写作目的就显而易见了,为了向...

  • 《过秦论》

    《过秦论》以读代讲,让学生运用钩玄提要和批读的方法,梳理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结构特点,先分段进行,然...

  • 过秦论

    秦国从建国到统一六国用600余年,却在一统后,二世而亡,那么秦国破灭的只是在于表面“天下苦秦久矣”吗?在于...

  • 过秦论

    过秦论 贾谊 〔两汉〕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过秦论 汉|贾谊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过秦论 《过秦论》是 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 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此文...

  • 古风||过秦论

    《过秦论》 /黎峰 秦扫六合如卷席,大略驾群与天齐。 江山一统辟帝制,紫阳正照函谷西。 开疆拓土分封赏,鼎新变法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秦论‖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we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