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出现,在中国词坛上是一个奇迹。他以相国公子的身份,却大胆地鄙弃了贵族的生活,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人们爱拿他与李后主相比,但在这一点上,我以为他已经比李后主更跨前一步了。巴尔扎克热狂于做贵族,但他的作品却尖刻地讽刺了贵族;托尔斯泰是个伯爵,但却走到农民人群中。对于有良心的作家,腐朽的环境,绝对桎梏不了他们向上的心灵。——选自梁羽生《三剑楼随笔》

1.
我记得清末民国时,曾刮起过一场纳兰热,人人以背上一两句纳兰词为荣,倘若要是能够把纳兰容若短短的31年人生风华故事再讲一讲,那就可以当街摆摊评书收钱了。
纳兰热,顾名思义,就是一股疯狂学习纳兰性德诗词的风潮和热潮。注意,这里和“东京热”可是毫不沾边。╯□╰
我故意提起来“东京热”,倒不是不尊重满清这位大诗人。而是为了缓和一下诗词歌赋,所带来的那种严肃又神秘之感。
正如梁羽生所说,纳兰容若是跨前一步的,可以媲美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这些大家。我何以敢不尊重他呢?
巴尔扎克是谁?那是法国蜚声世界的大作家,被誉为法国现代小说之父,一生创作汗牛充栋,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克我是没读过,被梁羽生赞美的犹如法国巴尔扎克的纳兰容若,我也就读了寥寥几句,最开始接触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还是兰玲教给我的。
还有托尔斯泰,就是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俄国最为著名的大师级人物了。高尔基直接说:“不认识托尔斯泰,你就不认识俄罗斯。”

2.
我第一次接触纳兰容若,还是上大学时。彼时,我们一群大学男女同学,几乎包下了半个网吧,通宵打网游。
趁着大家“打架斗殴”终场各自闲玩之际,有人挂着游戏,开始听歌,开始读小说,开始聊扣扣,开始逛bb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