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跨域与缓存

跨域与缓存

作者: aq_wzj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6:08 被阅读0次

    目录

    一: 跨域问题

    1. 介绍
    2. CORS两种请求详解:
    3. Django中实现:

    二: Django缓存

    1. 配置
      1.1 开发调试
      1.2 内存缓存
      1.3 文件缓存
      1.4 数据库缓存
      1.5 Memcache缓存(使用python-memcached模块连接memcache)
      1.6 Memcache缓存(使用pylibmc模块连接memcache)
    2. Django中应用
      2.1 视图函数使用缓存
      2.2 全站使用缓存
      2.3 局部视图缓存
    3. 注意

    一: 跨域问题

    1. 介绍:

    域: ip+端口, ip与端口相同才是相同的域 如127.0.0.1:8080/books/127.0.0.1:8080/publish/

    跨域: 这个域向另外一个域发请求, 请求会发出去, 另一个域也会处理请求并且返回数据, 但是返回的数据会被请求方的浏览器拦截, 因为浏览器的同源策略

    CORS: 跨域资源共享, 在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 返回给浏览器时, 浏览器就会自动识别, 会在在头信息里添加一些附加信息, 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

    因此, 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就可以跨源通信。

    2. CORS两种请求详解:

    (1)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HEAD
    GET
    POST
    (2)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Accept
    Accep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
    Last-Event-ID
    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简单请求: 一次请求,直接返回数据
    非简单请求:两次请求,
        第一次发送OPTIONS请求(预检),预检通过才会发送第二次请求
        第二次请求,返回数据
    

    3. Django中实现:

    在返回的结果中加入允许信息

    def test(request):
        ret=HttpResponse('返回的数据')
        
        #简单请求
        r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127.0.0.1:8004'
        #url设置为*则允许所有的地址访问
        
        #非简单请求
        if request.method=="OPTIONS":
            r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ontent-Type"
        
        return ret
    

    写在中间件中

    from django.utils.deprecation import MiddlewareMixin
    class CorsMiddleWare(MiddlewareMixin):
        def process_response(self,request,response):
            if request.method=="OPTIONS":
                #可以加*
                response["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ontent-Type"
            response["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http://localhost:8080"
            return response
       
    然后在setting中注册即可
    

    二: Django缓存

    1. 配置

    1.1 开发调试(此模式为开发调试使用,实际上不执行任何操作)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dummy.DummyCache',  # 缓存后台使用的引擎
      'TIMEOUT': 300,            # 缓存超时时间(默认300秒,None表示永不过期,0表示立即过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缓存记录的数量(默认300)
       'CULL_FREQUENCY': 3,          # 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剔除缓存个数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认3)
      },
     }
    }
    

    1.2. 内存缓存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locmem.LocMemCache',  # 指定缓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unique-snowflake',         # 写在内存中的变量的唯一值 
      'TIMEOUT':300,             # 缓存超时时间(默认为300秒,None表示永不过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缓存记录的数量(默认300)
       'CULL_FREQUENCY': 3,          # 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剔除缓存个数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认3)
      }  
     }
    }
    

    1.3. 文件缓存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filebased.FileBasedCache', #指定缓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var/tmp/django_cache',        #指定缓存的路径
      'TIMEOUT':300,              #缓存超时时间(默认为300秒,None表示永不过期)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缓存记录的数量(默认300)
       'CULL_FREQUENCY': 3,           # 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剔除缓存个数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认3)
      }
     }   
    }
    

    1.4.数据库缓存

    settings.py文件配置

    注意,创建缓存的数据库表使用的语句:python manage.py createcachetable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db.DatabaseCache',  # 指定缓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cache_table',          # 数据库表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缓存记录的数量(默认300)
       'CULL_FREQUENCY': 3,          # 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剔除缓存个数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认3)
      }  
     }   
    }
    

    1.5. Memcache缓存(使用python-memcached模块连接memcache)

    Memcached是Django原生支持的缓存系统.要使用Memcached,需要下载Memcached的支持库python-memcached或pylibmc.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memcached.MemcachedCache', # 指定缓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 '192.168.10.100:11211',         # 指定Memcache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缓存记录的数量(默认300)
       'CULL_FREQUENCY': 3,           # 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剔除缓存个数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认3)
      }
     }
    }
    

    LOCATION 也可以配置成如下:

    'LOCATION': 'unix:/tmp/memcached.sock',   # 指定局域网内的主机名加socket套接字为Memcache缓存服务器
    'LOCATION': [         # 指定一台或多台其他主机ip地址加端口为Memcache缓存服务器
     '192.168.10.100:11211',
     '192.168.10.101:11211',
     '192.168.10.102:11211',
    ]
    

    1.6. Memcache缓存(使用pylibmc模块连接memcache)

    settings.py文件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core.cache.backends.memcached.PyLibMCCache',  # 指定缓存使用的引擎
       'LOCATION':'192.168.10.100:11211',         # 指定本机的11211端口为Memcache缓存服务器
       'OPTIONS':{
        'MAX_ENTRIES': 300,            # 最大缓存记录的数量(默认300)
        'CULL_FREQUENCY': 3,           # 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剔除缓存个数的比例,即:1/CULL_FREQUENCY(默认3)
       },  
      }
     }
    

    LOCATION 也可以配置成如下:

    'LOCATION': '/tmp/memcached.sock',  # 指定某个路径为缓存目录
    'LOCATION': [       # 分布式缓存,在多台服务器上运行Memcached进程,程序会把多台服务器当作一个单独的缓存,而不会在每台服务器上复制缓存值
     '192.168.10.100:11211',
     '192.168.10.101:11211',
     '192.168.10.102:11211',
    ]
    

    Memcached是基于内存的缓存,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所以如果服务器死机的话,数据就会丢失,所以Memcached一般与其他缓存配合使用

    2. Django中应用

    Django提供了不同粒度的缓存,可以缓存某个页面,可以只缓存一个页面的某个部分,甚至可以缓存整个网站.

    2.1 视图函数使用缓存

    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ache import cache_page
    
    @cache_page(15) #超时时间为15秒
    def index(request):
        pass
    

    2.2 全站使用缓存

    加入中间件

    在 MIDDLEWARE_CLASSES 中加入 “update” 和 “fetch” 中间件
    
    MIDDLEWARE_CLASSES = [
        ‘django.middleware.cache.UpdateCacheMiddleware’, #第一
        ...
        ‘django.middleware.cache.FetchFromCacheMiddleware’, #最后
    ]
    

    2.3 局部视图缓存

    在模板中的需要缓存的地方用cache标签包裹

    第一个参数为过期时间, 
    第二个参数为名字,名字可以随便取
    
    {% cache 2 'name' %}  
     <h3>缓存:-----:{{ t }}</h3>
    {% endcache %}
    

    3. 注意:

    并不是设置了缓存, 请求就百分百不会进入视图函数中拿到数据

    因为缓存到达最大个数之后会剔除一些缓存, 被剔除的还是会去视图函数拿数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跨域与缓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xv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