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驱动思考——365读书会第101天

问题驱动思考——365读书会第101天

作者: 萍心而论 | 来源:发表于2023-05-28 21:03 被阅读0次

    这个世界,答案和解释过剩,而好问题太少。问题驱动思考,而答案终止想象。

1、提问是决策的一部分,描述问题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

2、重新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机会,优化决定的机会,也是扩充可能的机会。

      决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问题",然后才是确定目标、方案和评估。当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决知了最后的答案。有明确的问题,才有明确的方向,才会有明确的解决。

    1960年代,两家民意调查机构就"美国(从越南)是不是应该加快撤军速度"的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盖洛普的问题是:"撤军应该加快还是应该减速?"结果,几乎一半的回答者(42%)认为应该"加快"。29%认为应该保持现状。他们的文稿标题是"民众希望加速撤军"。

      哈里斯也做了一次调查,他们改变了一下问题:"你认为总统撤军的速度是过快,过慢,还是恰到好处?"结果却大不相同有近半数的人(49%)认为撤军速度刚刚合适。只有29%的人倾向于"加快"。这时的头条变成:"民众希望维持现在的撤军速度。"

      提问本身是决策的一部分,描述问题的方式很大程度影响决策,所以要做对一个决策,或者影响别做一个决策,你都需要问对问题。提出好的问题几乎是一种科学。

    困惑不等于问题。

      前几天,一个老同学给我打电话,特别唏嘘﹣﹣我们一个哥们突然脑溢血去世了。他觉得真的是人生无常,应该注意身体,多做点有意义的事。但这不算问题,仅仅算是一个困惑,或者是一点感悟,简单来说,是人生的触发器。可能是环境、可能是外界变化,也许是某个偶发事件,让你觉得应该做些改变,做个决策。但是触发器并不等于问题,你需要重新把它定义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我该怎么在工作之余,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我该怎样和老朋友保持联系,不至于在突然离开时才觉得痛心?人这么容易走掉,我该怎样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同样的触发器,会引起完全不同的问题,正如同一个苹果砸脑袋上,牛顿想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而你想的是踹一脚能不能掉俩?或者我怎么这么倒霉,苹果为什么砸在我头上?

      所以,问题、更好地优化决策、增加创造的可能。

    面对困境,一定要问对问题——问对问题是决策第一步。所以在提问时一定要三思。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就是为了问对问题。博学之,就是为了提出好问题。

      问对问题有三个好处,更好地解决。

      1、重新定义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机会。

      公司要进入一个洗头水新市场,任命了一个3人小组定策略。组长在上海总部,另外两位分别在北京研发中心和香港,是独立设计师。组长希望来个3人的会议,让秘书安排。但是各种安排,发现最近2个月,根本没有人有连续三天有空。

    秘书小姐开始重新设定问题:2天是不是可以?是不是必须3个人全到?后来发现即使三个人同时一天都没戏。组长也开始重新设定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开会?目标是制定策略,所以问题从"我们什么时候开会?"变成了"我们怎么样异地制定策略?"问题问对了,答案很快就出现了。他们先是分头收集资料,头一周每天一次1小时高频率的电话会,然后逐渐2周一次,即使在异地,也做出来了很好的方案。

  2、重新定义问题的机会,是优化决定的机会。

    一家电信公司的竞争对手将电视会议的图像清晰度提高了20%。为了应付这一局面,这家公司先将决策问题定义为:我们怎么在短时间内赶上他们的清晰度?经过再思考之后,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有问题,他们把问题调整为:什么样的技术革新能够使清晰度提高100%,从而让我们在竞争中领先?第一个是我如何超过别人,第二个是我如何才能更好,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触发器并不等于问题。沿着触发器去解决问题,往往会让决策陷入困局,因为问题就问错了。好的问题能解决问题、放大结果、创造可能。让你眼睛发亮,怦然心动。

      有具体情境的问题,才是真问题。

      要把问题放在具体背景中、情境之下,你才可以理解他的行为。比如家长问动力催眠很好,我多长时间能学会?这没有具体背景,对于一个小学毕业的家长和一个博士毕业的家长是不一样的。

    "你喜欢红色吗?"这就不是一个真问题。你可能喜欢红色的礼品包装和红色的口红,但是不喜欢红色的键盘和红色的窗帘。单纯说红色没意义。"这个键盘,你希望它是红色的吗?"这才是真问题。

    我家孩子撒谎怎么办?这不是一个真问题,因为这没有一个背景,你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时候撒谎的。他是在做错事撒谎,还是在坏人问爸妈在家时撒谎这是不一样的。把问题放在具体情景中才有意义,才能理解这个现象。

    "秦桧的行为有百分之多少的合理性?"这不是一个真问题。你得知道这个问题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才行。如果是宋高宗赵构在已经确定了求和政策的情况下问你,秦桧的策略是合理的;如果是国家已经改变思路了,要抗金要光复河山,那就必须先把秦桧干倒。

    "这个药有效吗?"不是真问题。"根据当前科学理解、根据有限的实验证据,在没有其他有效替代的情况下,考虑到这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个药该不该吃",这才是真问题。

    除了数学和在我们这个宇宙里谈论自然科学之外,真问题都得有具体的情境。有具体情境,你才能有立场和视角。立场提供了思考的出发点,视角提供了假设的思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驱动思考——365读书会第10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yl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