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背诵全文”?

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背诵全文”?

作者: 向沐然 | 来源:发表于2021-09-24 16:05 被阅读0次

    所谓诗词,通常用最简短的话说出来,也不仅仅是景色,往往还有感怀。说起来比较长篇大论,还是诗简短又深远,读起来还朗朗上口,难怪唐诗宋词更为大众所熟知。就连孔子提起《诗经》时也会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句话却概括很多,而且,诗纯净清澈,可以涤荡心灵。

    一,那些诗词,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说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到很多人,从书籍或节目或网络上知道的,因各种缘故释然遇到的。突然想到的大概是董卿了,毕竟自己一直是《朗读者》和《诗词大会》的观众。也可以说央视的阅读节目基本上都有她的身影,从言辞交谈中,也看得出她是个极爱读书的人,难怪王若西会用“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应以诗词为心”来称赞董卿了。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关于她的视频,董卿被问到喜欢读什么书,会反复去看的书又有哪些。

    她的回答一直令我印象深刻:我从来不重复看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因为有太多的书和电影要去看,不必浪费时间去反复看。可唐诗宋词却除外,常读常新。

    唐诗?宋词?作为90后,如今30左右的年轻人们更多是为工作愁闷、为生活烦忧,哪有时间去读诗赏词,诗词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想到背诗这件事,也不过是义务教育阶段被支配的恐惧了。但有人不读诗,就有人仍在读诗,都说诗意生活,向往的大有人在,不忘初心的大有人在,譬如诗词组群,这类人还很多……也还有人需要读诗,比如那些孩子们,诗词是渐渐地淡出了一些人的生活,还是下一代的语文依然是从诗词开始,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离不开。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你是不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开始学起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初看到《春江花月夜》,美则美也,但更多是为背书而焦头烂额,记得上中学时,要背的诗越来越长,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白的《行路难》,还有范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现在还能背出几句……而今,再看这些诗词,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有时候,我们常常思考到,读完又忘记,为什么我们还得读书,还要背诵呢?

    而当一首首学过的诗词重新出现在眼前,你突然发现能快速的读完一首诗,甚至轻而易举知道它的意思,这时你又是什么感受呢?是否会觉得很感慨,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却又在细细思索反复品味中,突然的,就找到了读诗的乐趣。

    原来,那些小时候学过的诗词,其实还藏匿在你的心里。那些你和诗词相伴的岁月,试着和千百年前的诗人交流的时光,或许才是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美好最纯粹的存在。

    今天有幸遇到的这套《请背诵全文》,就是这样瞬间勾起我回忆,也忽然想到岁月匆忙又漫长的一套书。这好像是一本很快就能读完的书,那些以为忘记的诗词在某时刻的浮现让我熟读,这好像又是一本读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每每诵读一次,便有新的感悟,好像人生中的很多事物感情早已被前人写完。

    二:那些诗词,是我们人生路途上的灯光

    有多久没有好好读一首诗了呢?但不管离开课堂有多遥远,看到一些诗之后,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把它读出来,并觉更是增添了一种感情,哪怕是意思再简单、再明显的诗词。

    我们总在日后才感慨,自己当初的不努力、失去的温馨、错过的时光。

    诗词中感受爱,感受时间流逝……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时候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但得到长大离家之后,才深刻明白“思乡”之感。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下社会,更多的年轻人都去往城市,向往新新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人就在别的地方扎根,好几年才回去一次……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时候知道的是道理,长大之后才知道优秀的人真的是努力过来的;

    还记得罗隐的那首诗吗?《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之前看这句总是想起父母或老师,讲他们如何为我们付出,而小辈要懂得感恩。长大之后,再看这句,我的理解是,若要获得甜蜜美好的生活,那就一定到付出相对的代价。

    时光匆匆而过,懒惰总不能被战胜,这时就需要一句岳武穆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以用来激励自己,不能因此“老大徒伤悲”。

    而当人生不如意时。

    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希望的火苗,这时候总想来一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恰恰有太多这样的时候,你用心的事情总失败,而当彻底灰心平淡如水的时候,意外的惊喜又来,也是应了那句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每当失落沮丧,读一读,便感受到了希望和力量,少时并不一定懂,只是浅显的道理押韵的句子,长大之后,才知要经事才能感受到古诗里的情怀与哲理。真的是应了陆游的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词中有如画美景

    有一些诗人擅长写景,惟妙惟肖,看完后对辽阔中华美好景色更直观的感受。你去,便能感受诗中美景,你不去,也可以通过阅读,醉心诗意。

    还记得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吗?写出了西湖的美丽,以致于往后无论哪个时代的人去西湖,都会想起这句诗。

    记得《过故人庄》吗,是孟浩然隐居时写的诗,记得仕途无望,只想醉心田园,中间两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真的很好的诠释着“向往的生活”,当我们被天翻地覆的信息覆盖,被连接不断的工作轰炸,在你身心俱疲的时候,是否想象着孟浩然诗里的朴素田园生活,亦或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包括了这样的思绪。

    说到写景,我最爱“诗仙”李白的豪放大气,固然诗人写景,寓意也不只是在写景。

    李白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长江的邈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句子大概从小就会背了,当初读的时候也会想去看长江黄河高山瀑布,想看看中国大地的美景是不是如诗里所说的这些磅礴大气;等我们长大了,欣赏到了这些景色,才发现,其实庐山瀑布有三千尺,是李白的庐山瀑布有。但因为这首诗,让我们相信,真的有一座庐山瀑布,它宛若银河落下九天。

    突然想去海子说的:“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但诗词里的远方,有些无法抵达的,反而让我们的内心永远有一份渴望。

    绝妙的诗词,给予我们安慰和鼓励,也给予我们想象和期待。

    苦闷的生活,无聊的日子,滋生出多少感情、情绪、思想,而当我们读一首诗,突然就体悟到诗人某一刻的心境。通过这些体会,你也更加洞悉自己的内心。

    三:那些诗词:给平淡岁月增添乐趣与韵味

    诗词的美,可以将干巴巴的语言,变得可爱鲜活。古往今来,很多通过诗词让日子过得充满了乐趣韵味,读不同作者的诗词,也总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情。随着时间的迁移,后来我们终于可以读出诗词之中的情感和故事。

    诗词中有美好日常

    诗人们生活的记录,生命的思考,而往往我们现实的日常生活,我们离不开的遇到的很多美丽以及惆怅,后来我们又发现,无论是美景、事物,还是偶然的心情、感叹,亦或是境遇、人生,都被前人写进了诗里。也许常常被忽视,但我们可以用文字去保留他们。

    春日最爱听雨,记得韦庄有一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想象着自己在江南,充满了意境之美;

    某日偶遇莲花,想起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用心欣赏那一池莲花,便更是沉醉其中;

    夏天的晚上看星空,也许是脱口而出一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想起少年时暗恋一个人,会在个性签名上写着“心悦君兮君不知”,含蓄又心酸;

    从学校到工作,每一次获取大的成功时,想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用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在信心满志的时候,也用李白的“扶摇直上九万里”鼓励自己;

    朋友离去最是感伤,不如借着白居易的“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来抒发内心的失意孤独;

    但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希望与朋友的情谊再久都不会变;

    也让我想到了苏东坡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快乐的时光短暂,尽情享受就好;

    少年人最怕寂寞,而少年的寂寞可能是杜甫笔下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同样是诗圣杜甫的句子,那首《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看来更有孤老后的寂寥……

    也往往在走了很长一段路之后,对于人生的寂寞有了深刻的理解,大概四五十岁的人对苏轼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肯定有了更多的感受。

    ……

    喜欢太多的诗,它们可以承载记忆,也可以抒发现下的感怀。然后,我们前行,我们又在诗中感慨,又在诗中释然。

    一千首诗一千个故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想法,一千次阅读有一千次感受。对诗词,我们百读不厌,而每读一次,经历世事,站在不同的年龄层,我们都会有全新的感觉。往往,等到我们终于懂诗中人生寓意的时候,我们也不再是少年。

    再说一下这套《请背诵全文》,这套书里包含了从小学到高中所学的所有古诗词,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的一套诗词精选作品。全书分为“垂髫之乐”“总角之宴”“少年游”三辑,这样的排版也蛮有意思,童年的快乐,少年的张扬,老年的回望。

    从这点,也能看出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而书中所摘选,是从几万唐诗宋词中精选的三百多首,也是我们看过比较多的诗词。脍炙人口,短短几个字间,写尽人生起落和风景,无论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能从诗词中寻到无限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无用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背诵全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yz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