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母如果仍然活在世间的话,如今恐怕该百岁有余了吧。她并非我伯父的原配,且至今我也不知道伯母的姓甚名谁,但她苦命的一生,却始终萦绕于我的脑海里,令我终生难以忘怀。
伯母原籍我们邻村之人,两村相距并不远,我们村的东头离她村的西头恐怕不超过一里路。小时候听母亲讲,伯母家解放前好像是地主成分,早先家庭生活宽裕,上过学能识文断字。做姑娘之时,身材高挑婀娜,再加上家庭条件好,眼光也高,一般的人家子弟难以入她的法眼。
经千挑万选,择得金龟婿是同村一位家境与伯母家相当人家的子弟。全国解放后,平均地产,伯母的娘家与夫婿家和众翻身的穷苦人一样,都过上了同等生活。当然了,初解放那时由于伯母家与夫婿家成分不好,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冲击。
伯母的夫婿由于长久郁郁寡欢,渐渐地郁结难释,最终疾病缠身,年纪轻轻便夭折。伯母第一任丈夫去世时,她还足三十岁。年轻丈夫的去世,对伯母打击很大,让她长久难以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改嫁,她再嫁给我们另外一个邻村一位后生。此后生家庭条件很一般,与伯母前夫和自己的家境没法相比。伯母有文化,善持家。再婚后,在她操持下,家庭的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那时,大家的日子都不富裕,如果遇到不知盘算,不善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一年分发的粮食难以为继,往往很难熬过来年的春季。
伯母善于持家,粥饭与瓜干、粗细粮搭配,一有时间就到山上或者野外挖野菜填补伙食,日久天长一年下来,可为家庭节省不少余粮。每年春季,许多家庭都因粮尽廪空,不得不肋紧裤腰带,忍饥挨饿,苦度日月;而伯母善于盘萛操持,往往家里余粮多有盈余,常年无饥馑之忧。
天有不测风云,有人旦夕祸福。伯母第二任丈夫无端低烧不退,浑身酸软乏力。大小医院问遍,皆难道清病因、病理;中药、西药吃了不少,仍无丝毫缓解。渐渐地卧床不起,继而如日薄西山,命在旦夕,最终撒手人寰。
再次发生亡夫变故,远亲近邻私底里议论之话可就不中听了。有人讲,此女命硬,有克夫之嫌;有人讲,此女属相不好,难与他人长相厮守。
伯母埋怨皇天的不公,因何屡屡将人间的不幸降临于她的头上;她怨恨后土的的无情,为何频频让她品尝失去亲人的痛苦。
伯母也曾私下里发誓,永不再婚。伯母与第二任丈夫结婚五载,两人育有四岁一子。农村可是处处拼体力的活,一位妇女还要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其艰难程度人们可以想象到。她在命运面前,不得不底下头。
此间,适逢我的伯父丧偶不久。经人介绍撮合,他们两人结识了。见面后,彼此印象不错。我的伯父从来也不相信鬼神之类说辞,因此,听不进他人与亲朋好友的善意规劝,义无反顾地续伯母为妻。
伯父是位心灵手巧之人,不仅会摆弄地里的活计,还有一手不俗的木工手艺。农忙之时,两人一块荷锄扛镢忙耕忙种;闲暇之余,伯父会做一些木工营生添补家用。初结合之时,经过两人苦心经营与打理,小家庭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远亲近邻,凡知晓他们的现状,都羡慕他们美满生活。
但好景不长,自从伯父家前妻之子成婚之后,伯父家就状况百出。我的这位堂兄所娶之妻,个性强,主意大,喜欢摆弄是非。因外人难以知晓内情的缘故,因此他人皆弄不清楚伯父家不睦的原因。反正左右邻舍都知道,堂兄一家与其父和后母关系相当紧张。一次,堂兄的新媳妇到公公家走动,发现公公正在整理一棵刚从山上砍回来的一棵树。
堂嫂回去后,便传出话来,要将此事报告给村里。我不知道伯父竟然那么胆小,听后十分害怕,担心挨批斗受处罚。随后几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一日,伯父趁家中无人,绳悬梁头,自缢而去。
此间,流言蜚语甚嚣尘上,坊间传言更加夸张。这次,伯母没有落泪,她甚至相信了人们对于她身世的那些不实传言与非议。那时,伯母刚刚四十出头。自此之后,伯母再没有改嫁,一直守着两奶的孩子苦度余生。
母亲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小,没有分辨能力。现在想来,什么命硬克夫,什么属相不好,皆是封建思想残留余毒强加于女性身上的精神枷锁。只能说伯母此生不顺,一生多舛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