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事晓说》中,大J采访李松蔚那一集,李老师讲了一个关于他孩子的故事。
在陪孩子去参观学校的时候,孩子发现学校的厕所很干净,于是说:好,我就选这里了!后来有读者留言说:也许那是在放假,厕所是干净的,万一等她上了学发现那个厕所并不干净的时候,这就是她为这个选择所付出的代价。李老师回复说:这是她进这个学校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了我们后续会如何解决。
随着孩子教育问题的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焦虑,我不能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不能给孩子买高大上的益智健脑玩具,不能让孩子经常出去见世面…,不能给的太多,于是可能会做出很多不太正确的选择。然而,我们可能忽视了,父母的思维模式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连岳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人人都会写作》中回复过一条留言。留言内容:
连老师,我小孩现在读小学一年级,请问有必要送去培训机构学习写作文吗?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发展不够好,于是开始焦虑,焦急的寻找着解决办法,但凭孩子敏锐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我们所感受到的无能一定会被他捕捉到,从而形成认为自己不够好的“自画像”,这可能更加不是我们想要的吧!
针对这条留言,连老师回复:
从你这留言来看,你对教育与写作应该是相当外行,又相当焦虑,对你孩子最好的,可能就是你克制自己。
如果把我们所做选择带来的结果分为三种:正结果,负结果,零结果,那么焦虑时作出选择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负的,不如不行动。
最后,送上大J一篇文章中的话:
如果真的要使劲往前推孩子,不如死命的推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