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起点不是教育,教育的终点才是教育,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爱的起点不是爱,爱的终点才是爱,爱的资源不是爱,爱的感觉才是爱。
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不懂爱,爱变害。不懂爱,爱变态。变态的爱会伤害。从快乐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在孩子正常的需求上给予百分百的满足,给到60%足矣。孩子走向社会是快乐,还是追求内心的强大更重要,因为内心圣明,才能在外称王。所以我们要给予孩子适度的爱。
一:有爱+不会爱=伤害
毋庸置疑我们的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出息,可以做得好,成绩好,会表达。我们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就很爱孩子,有的家庭真的对孩子宠爱有加,有种把他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碎了。
在现在物质富裕的情况下,孩子有什么需求,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满足。尤其是隔代养,那爷爷奶奶真是把孩子宠上天。连刷牙、洗脸、穿衣服这种事都全包了。
这种直升机式的家长让孩子的自主权利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任何张进,甚至有些人都结婚以后还是巨大婴儿。这便是有爱却不会爱情况下养成的孩子。真是严重的伤害了孩子,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二:有爱+会爱=真爱
会爱型的家长是适当把握的小爱和小害。找准小爱和小害的比例问题,在不同的层面上,协调好小爱和小害的关系。用小爱美好感觉的优点,弥补小害痛苦感觉的缺点,用小孩的提升能力的优点走出大爱的辉煌人生。
小害会让人不爽,让人痛苦,激发负面情绪,失去理智。小害增加锻炼能力,拓宽人的心胸格局,天下哪一种能力不是在汗水中提炼的呢?格局是泪水泡大的,小害一旦过度超出心理生理的承受力就容易出事。
永远记住事重要,人远比事重要。
三:孩子交流三要素:时机、方式、尺寸。
时机是时间,空间、情绪、状态都在恰当的时刻。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说教孩子的情绪。负面情绪的时候禁止说教,一旦发现自己有情绪,请立刻停止你的教。
父母和孩子的关心就像在银行开了账户,父母对孩子表扬、鼓励、认可,就是给孩子的银行账户多存款。我们改变他,抱怨他说他缺点的时候就是相当于取款,我们要先存款后取款,多存款少取款。
方式适合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孩子小时候可能你吼叫可以起到短暂的作用,但是从本质上并没有解决问题。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就需要你给他做一些平等的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他才愿意打开心扉和你交流。
尺寸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是不能讽刺挖苦,贬低嘲笑,打压自己家。我们给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三点。相信大家都可以养育出好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