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人活着需要三个东西支撑:一是自我确定和掌控感,包括身体的舒服和基本的自信;二是保持与客体的连结,哪怕这个世界是浮华和浮躁的;三是感觉到爱,被他人爱,被自己爱着的人爱,被爱能够缓解一个人最深层次的焦虑。人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跟世界互动,是深受这三个方面因素所影响的。
我们看到,一个人生活的方式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终其一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成年之后,特别是在他的人生中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改变,有的人的改变在某个时刻、契机非常的强烈,他人看好像是换了一个人,自己看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其实这三个方面之间,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各自存在,始终有一个因素串联着,这便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一个人发生的任何变化,究其实都是自我认知的一个变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成长。
苦难、困难、挫折通常会促发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终其一生所要面临的困难、苦难或者问题,最大莫过于死亡焦虑被激活。当我们有机会看到死神的影子,痛苦的感受往往会让我们对自己、对世界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思考和认识,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生命和人生,重新对待自己,重新对待身边重要的人和关系。 比如这次前所未有规模的疫病侵袭。阳过或者阳康之后,好多人都有鬼门关前走一遭的感觉。在这样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中,你想的最多是是什么?想要调整和改变的又是什么?面临死亡焦虑,这样的节点最容易推动我们去超越曾经被自己设限的自己。比如有些人不再那么拼的工作、学习,选择更多的去陪伴家人和满足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打破自我设限会让生命得以新的成长。疾病的折磨,死亡的逼近,往往会促使我们摒弃一些东西,这些曾经被我们牢牢抱住不放的部分,对于当下和以后的自己,已经不合时宜。
人是一种非常善于自我设限的动物,这源自每个人都不完美的人生。我们总是不能够接受那个有缺失的自己,面对缺憾总是以为唯有补偿一条路可做,走着走着却发现这条路越来越难走,补偿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填满你心上的空洞;只有承认了过去的不完整,也才能够拥有一份从当下出发走向完整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