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破旧的渡船,一江清碧的溪水,一个瘦弱却硬朗的渡船老人,岸边一个活泼又灵气的女孩子……因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秀美的湘西总是在脑中以这样的方式出现。湘西淳朴的山山水水,铸就了美丽如水的翠翠。那对眸子清明如水晶,闪出善良、纯真的光来。悠长的歌儿渺茫也真切,似乎触手可及,却也虚的没有方向,只是梦中的灵魂浮动,澄澈的心儿水般荡漾,笼罩着薄雾般的惆怅……
翠翠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忐忑地渴望得到爱情,而爷爷似乎无法体会他的心意,平凡的日子锁不住跳动的心,带着一些对爷爷的埋怨,翠翠放肆的想象着出走,可她又被自己的念头吓坏了,锐声喊着爷爷,要爷爷。爷爷是她的精神支柱,放肆的念头在亘古不变的亲情面前是苍白无力的。月下,祖孙聊着,翠翠俨然极认真地想了一下,说道:“爷爷,我一定不走……”
翠翠的感情是朦胧的,《边城》中的一切都是朦胧的,只是披着一层轻纱看着天上的弯月,,又待月圆时再看,才更彻底些。翠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轻轻的。即便是哭泣,你也只能想象出抖动的肩膀,长长的泪痕。然而一双泪眼下,是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一个浪漫的年纪。坐在岸边,翠翠理着她年轻的感情—她爱上了一个人。可是,天真的她不谙世事,感情“剪不断”,更是“理还乱”,已蓄满泪水的心湖酸楚着,“剥剥”敲击烟杆的声音,敲在船边,也敲进了一颗敏感的心里,眼泪潸然而落。一丝苦闷,一缕忧伤,流在嘴角,那泪隐约有些甜,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味道。
翠翠的爱情里有说不出的遗憾,也有说不出的完美。翠翠梦中摘下了虎耳草,又只得把它给了梦中的人。结局是悲凉的,也许那倒下的白塔正是见证了它的悲凉,又或者给它再增添一份残缺的悲伤。
山上的竹雀不再叫了,即使杜鹃唱着,也少了欢快的味道,平添了心中的苦涩。翠翠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但她没有了怨言。她明白了一切,她现出超乎异常的坚强,“那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再也不回来”。翠翠会一直等下去,并且在等待中继续编织她细密的心思,编织少女的梦,梦里梦外都会有一群熟悉的影子,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
翠翠不甘于平淡,又终归于平淡了。一切都似乎在诉说着她的寂寞,她还是坐在那只破旧的渡船上,看着无法挽留住的溪水,落寞、彷徨、惆怅。在不经意间,尝遍了所有的悲凉。
生命中多了一样东西—等待。
那湘江水懂得,它带走了翠翠的希望,又可能带回她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