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坚持时间管理,提前列出每天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去落实,效率的确提高了不少,但是离老梁给我设想的生活还有很大的距离。之所以这么说,我觉得改变一个习惯实在太难了。
以前我总是在睡觉前写简书,哪怕熬得睁不开眼,也要坚持在上床睡觉前写完。后来,老梁发现我简书的发布时间总是深夜,建议我把简书提前写,我尝试了一下,一半情况下我可以九点以前完成,但是有一半情况下,根本无法保证在九点以前完成。因为学校里总是有些我认为比写简书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比如,当备课与写简书发生冲突时,我会选择先备课,一切与工作相关的事情都要放前面,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思维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06bdf9cc94a04cd2.jpg)
我知道自己在我热爱的和我必须做的事情之间做选择时,我会更倾向于后者。所以才会让我在自己的事情上一直拖延。朱永新上次在交流时说,凡是认为读书没有时间的,一定是他认为这个事情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时间去完成。只不过,对于重要的一次的界定,我们都把它充了“公”。
不仅是我,我的同事也深有同感,这学期我们虽然双减了,但是似乎减的是学生,我们并没有给自己减负。由于双减,我们更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备课的质量,除了集体备课,我们个人还有二次备课,还要写教案和教学反思,这些是每天的必修课。为什么不一下子多备几课?记忆力越来越差,备多了,记不住啊!到时候讲课时还要再次备课。所以我最多提前两天备课。
而且,我们也布置作业或者听写。你一周不听写,学生就一周不读不背英语,但是你若听写,你一定要批改。还有测试,你不测试,他不练习,但是,你若测试,批卷子一定要花费你3-5个小时,难的不是语篇填空和补全对话,而是那100多篇作文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b2fed19ab21ea986.jpg)
昨天上午上了早读和前两节课,然后就是马不停蹄地批改作业,偶尔在朋友圈看到了外研社说课大赛的信息,忍不住放下作业,认真听了两节课,这样未批改的作业就堆在案头了。下午集体教研,然后我又看了两节说课大赛的课,作业一直拖到晚上才改。到了晚上批完作业,我已经有些头晕恶心了。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老师们“不爱学习”了,我们真的是熬不起啊,这是条不好走的路,所以,那些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坚持进步的老师都成了名师或者名班主任,中原名师等。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思想不够解放,习惯性地抓住学生不放,不敢放,也不想放。改变一个思维习惯真的好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