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我每天接送。但上完幼儿园大班,女儿开始读一年级,小学的学校离幼儿园不远,在同一个小区里面。
一年级下学期的秋天,平常5点钟之前到家的女儿,6点钟还没有回来。我去找她的同学询问情况,都说4点半就放学了。
我急匆匆往学校赶,学校大门己经关闭,整个学校静悄悄的,显然学生和老师都回家了。
这时,我心里开始慌起来,一个6岁的孩子一个人会去哪里呢,难道是遇到坏人了。我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把从家到学校的路途上,她可能会去玩的地方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我也着急得要哭了,怎么办?
只好再次去找她的同学,问问她们最后看到她是在哪里,也许能找出线索。
和女儿玩得最好的两个同学都告诉我:她肯定是在学校附近和谁去玩了,因为如果她回来了,肯定会去找她们玩的。
她们还带我去学校附近她们一起玩过的地方找。一个个地方找下来,天完全黑了,马路上和小区里的路灯都亮起来。
我又急又慌又火,正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好象听到女儿的声音,循着声音找过去,果然看到她和一个同学在玩一个新学会的游戏,如痴如醉。忘了回家,忘了时间。
见此情形,我的火噌噌往上涨,碍于她的同学在场,没有当场发作,把她的几个同学一一送回家后,回到家,我就将女儿一顿拳打脚踢。打得女儿趴在地上不敢起来,我从她偷偷抬头看我的眼神里看到了惊恐。
那一刻我记起自己小时候的被暴打,记起自己曾想过,不管怎样,也决不打孩子。我才开始自责起来,想到女儿还没有吃饭,把菜热了一遍,让她吃饭。灯光下,我居然看到女儿的脸上有手指印,我疯了吗,我在心里骂自己。
打女儿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想,要让她知道,我有多着急,要让她记住,以后再也不敢放学不回家了。越这样想,手脚就越重,甚至忘了她还只是个6岁的孩子。
晚上,抚摸着睡着的女儿脸上的手指印,我心疼得不能自己。在心里大骂自己不是个人,一直到现在,我都没能原谅自己。随着年岁越大,懂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养育女儿的过程太糟糕了。
上一年级的6岁女儿,我送她上学就送了4天,这4天就为了教她过马路。
从家里去学校,要过一条大马路,而且那个路段没有红绿灯。第一天,我带她过马路,边过马路边教女儿,先看马路左边,没有车就住前走,走到马路中间,再看右边,没有车辆就走过去。
第二天,我让女儿按我昨天教她的方法,带我过马路。看得出她有些胆怯,也有犹豫,但最后还是走过去了,有些慌乱。
第三天,又跟着她过了一次马路,这次明显感觉到她不那么慌了,有序地先看左边,再看右边。
第四天,我就送她到马路上,告诉她,今天妈妈看她过马路。看到她不慌不忙地走过马路,然后手势和我说再见,就往学校走去。
自此,女儿每天自己去上学,放学后自己回家。我还常常在同事面前炫耀:我女儿特别独立,上学、放学从不用我操心。
她长大以后的女儿告诉我,那时,每天别的同学都有爸妈接送,就她没有。特别是下雨天,她多么希望 在校门口能看到拿着雨伞来接她的妈妈或爸爸。
而我这个妈妈却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人需要从小培养独立的性格,这样,长大以后,才会成为一个有主见、独立,遇事能独挡一面的人。
觉得自己就是因为从小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导致长大后一点主见都没有。所以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是为她好。
现在的女儿,遇到任何问题都不和我说,对我从来报喜不报忧。而且和我几乎没有交流,我们的沟通仅限于我问她答。
而这些都和我这个妈妈,在她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关。为此,我常常陷入自责无法自拨。
上次在参与写《觉醒的家庭》一书的领读稿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培养孩子方面的知识的匮乏,是导致那么多的错误行为的元凶。
如果我在那个时候能读到这本书,或者,我也会是一个能正确引导孩子的智慧妈妈。每一个妈妈的发心,都是为孩子好,这一点不容质疑。
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教人怎样当一个好的妈妈、爸爸的课程,我也没有想过要找相关书籍学习的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