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珥尘
影片《四百击》1959年6月初在法国上映,讲述了十三岁少年安托万(让-皮埃尔·利奥德饰)的成长故事和内心世界。
百度百科将原生家庭定义为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概念。
《四百击》安托万与父母
13岁的安托万是个私生子,与母亲和继父同住在巴黎,斥责与争吵在他的家里简直比吃饭还要频繁。
在安托万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影响主要来源于母亲。
安托万的母亲风流成性,不论作为母亲还是妻子,都不称职。与情夫在街头接吻时被逃学的安托万偶然看到,母亲以“贿赂”的方式封嘴。
与亲生母亲相比,我认为继父对安托万内心成长的影响较小,但对他生活轨迹的变化产生决定性影响。
安托万偷继父的打字机换钱,因为交易失败,决定将打字机送回原处,不料被看守发现,惹恼继父。于是,安托万被送进警察局,接着又被送到少管所。
在少管所接受采访时,安托万讲述了母亲对他的“教育”:母亲总是偷偷拿走他的钱,擅自卖掉他的物品,惯性地认为孩子说的话都是谎言,并且无缘无故地冲孩子撒气……
安托万被困在少管所,无助且恐慌,母亲戴着新买的帽子和“继父不再管你”的消息前来探望,或许更准确地说是来传达。母亲妆容精致、打扮得体,微笑着告诉孩子将被送往劳动中心。
如果说之前只是处于被抛弃状态的话,那么这次意味着安托万将被彻底抛弃。
或许安托万从小就没有感受过爱,他的出生也没有令人欢喜,而被看作大麻烦,母亲说他是她的惩罚。在冷漠的家庭里怎能奢望他有一颗炽热的心?
在精神分析领域,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不仅来自于父母或其他长辈,还包括幼儿时期的老师、同学带来的影响。
《四百击》安托万与老师
由于功课不好、和老师合不来而遭受体罚;出于对巴尔扎克的喜爱而认真写作,作文却被老师诬陷为剽窃;由于说谎,老师随手就是一巴掌……
班级大概是一生中最早接触的团体,老师相当于团体里的“掌权者”,决定哪个学生受重视,哪个学生受冷漠甚至蔑视。
孩子和成人一样,很容易不自觉地比较,也许这是人的天性。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态度,给自己归类,并进一步判断自己的价值,预估行为带来的评价及后果。
初级教育老师的启蒙意义不仅在教书,更在育人。老师是孩子们看社会的第一扇窗口,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可能扎根在某一个学生心里,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及人格养成产生重大影响。
13岁,处于成长叛逆期的安托万,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爱,没有获得健康成长的土壤。
影片结尾
少管所里,孩子们在踢足球。安托万突然从球场中冲了出来,奔向铁丝网,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钻出去,逃走了。警笛响起。一个看守不停地追,安托万不停地跑,终于甩掉看守。
他跑过农舍,穿过田野,经过灌木丛边的房子,却没有碰到任何人。
影片的最后,安托万仍旧在跑,从一个坡上滑下来,他看到了大海,正要跨进大海,忽然回过头来,凝视着观众,画面形象随即放大,形成模糊一片。
《四百击》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问题出在谁身上?
100分钟的黑白影片,情节并没有多么跌宕起伏,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不紧不慢地诉说着安托万的故事,记录着一个“问题少年”的生活,表现着“问题少年”复杂的情绪波动。
然而看过之后,我的疑问是,存在问题的究竟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
出生时,所有的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后来,大人们以言语和行为为原料,开始在这张白纸上绘图,有的画了爱心,有的画了太阳,有的画了草原和大地,有的画了海洋和湖泊,还有的呢,他们涂成黑色,又或者置之不理,随手丢在角落。日复一日,灰尘落在白纸上,白纸变灰再变黑,最终满是黑暗,望不到边,见不到光。
孩子也曾努力过,想搜寻一点点有希望的东西,想要看见别人眼里的美好,可是他找不到入口。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在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除了指责、哀叹和惩罚,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是什么导致这些孩子倾向于用拳头解决问题?是什么使他们认为诋毁辱骂他人是获得快乐的方式?我想其中必然包含着幼年时家长和老师的缺位。
(图片来源于《四百击》剧照)
—End—
网友评论
昨天刚看了有关铁脸的文章,略巧啊~
现在师傅最多说一说,没有动手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