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
做那飞驰的箭,从母亲的弓中去向远方

做那飞驰的箭,从母亲的弓中去向远方

作者: 杨诗远 | 来源:发表于2016-10-23 19:06 被阅读98次

    01

    在生活中,你是否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自己深爱的男生,想要与他相伴一生,却遭到母亲的极力反对?

    工作很忙,而母亲却在耳畔唠叨:“工作那么忙,干脆辞职算了,还不如找个好人家嫁了。”

    “别被男生迷住了!那样会影响学习!妈妈不同意!”可长大后,母亲却又能面不改色地说着和以前完全矛盾的话:“听说XX就要和他上学时的男朋友结婚啦!你一直以来在搞什么!”

    他怎么还没向你求婚?没问题吧?哎,你一直一个人过,以后打算怎么办?

    按妈妈说的去做肯定没错,不听妈妈的话,以后吃亏的是你自己。

    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如此的熟悉,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复杂的问题,却常常处理不好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女之间的关系,或许是绝大多数人都要直面的问题。

    做母亲的想要表达关怀,却总是难以把握尊重的分寸,一不留神,关心演变为控制,深爱便成了让人厌烦的唠叨,满怀爱意的叮咛则成了诅咒。

    做孩子的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但面对母亲的追问,孩子常常会不小心暴躁起来。“妈妈,谢谢你的关心,但是我也需要一点自由。”这句简单的话出口总成了“你好唠叨,别管我!”“你能不能不要管那么多,烦不烦。”这样的不耐烦。

    说起来,从我们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长大成人,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小时候,我们将母亲视为女神一般的存在。但是长大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与母亲的关系,以及相处方式。

    在《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这本书中,主要围绕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进而完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来展开,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女儿。以下几点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02

    “俺娘说了,女儿大了要出门,要找找个勤快人。”

    “俺娘说了,有些个人胡扯八扯当本事,牢骚坏话烦死人。”

    “俺娘说了,耍皮球睡懒觉,这样的男人可不能要。”

    “俺娘说了……”

    这段话出自宋丹丹和雷洛生主演的小品《懒汉相亲》。小品中,村长给村里的资深光棍潘富介绍了一个大龄剩女魏淑芬,相亲那天,魏淑芬一口一个“俺娘说”,句句都杵中了潘富的软肋。潘富本来还强撑着在用气球冒充的沙发边上扎马步,这下子不仅身体顶不住,精神上也彻底疲软了。

    如果按照今天的观点,魏淑芬之所以变成大龄剩女,估计和她时时刻刻都把“俺娘说了”挂在嘴上有关系。是,就算你娘说的都对,你娘三观特正,可也得自己消化消化,变成自己的观点啊。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只是不懂事的孩子才会把母亲的指令挂在嘴边。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一些人,她们从小就被原封不动的灌输了母亲的价值观,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逐渐将母亲的观点,意见奉若真理。

    “我妈妈说,这样是不对的!”

    “我妈妈说,女孩子要找个稳定的工作,那么努力还不如找个好男人嫁了……”

    “我妈妈说,结婚了一定要早点有个孩子……”

    说起来,中国的孩子其实很可怜,一直都像母亲手中的橡皮泥,被母亲随手捏弄,直到变成他们或者满意,或者很不满意的形状。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即使你变成了成年人,母亲还是觉得自己有义务对你捏上几下,你永远是母亲的作品,而不属于你自己。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母爱魔咒”呢?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中写到:

    母亲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女人。她也会犯错,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母亲的意见当然是为了女儿好,但她的意见和普通阿姨的意见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喜欢那些个性鲜明恣意生活的人,因为他们身上具备着特立独行、自我承担的宝贵精神,那是绝大部分人都缺乏的,永远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的卓越气质。那干嘛不从最简单的开始呢,从停止“我妈说”,改为“我说”。不要害怕犯错,即使犯错,也要犯一个新鲜的属于自己的错误,那样,你所得到的经验和提醒,也是新鲜的,独属于你自己的。

    作家廖一梅说过:“在一次次的错误中成长,将所有看似错误的选择最终引导向正确的结果。我坚信,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通过犯错,跟人交往,不断的反思和思考之后的判断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才是摆脱“母爱魔咒”的不二法门。

    03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家里有钱,找了一个男朋友,家里经济比较一般。

    她总在我们面前抱怨父母管的太多,嫌弃她男朋友,一点都不知道尊重人。

    有人给她出主意:“那你和男朋友好好努力,争取早日经济独立,让他们知道你自己也能过的很好啊!”

    “我也想啊,可是我和他工资都那么低,父母不贴补的话完全不够用的好吗!”她这么说:“我们都刚毕业,根本没办法挣多少钱啊,大家不都这样吗,怎么他们就那么麻烦!”

    听着她这一通满腹牢骚的话,在一旁的我听的目瞪口呆。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担自由的代价,更多的人既想要得到宠爱,得到照顾,又要求保持独立自主的生活。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书中写道:

    工作挣钱,为自己的恋爱负责。能够做到这两点,就已经是个很棒的成年人了,无须再被父母干涉。为了能够从父母身边独立,首先必须自己养活自己……拥有工作才真正意味着实现独立,现在应该立刻放弃“被庇护的孩子”这一角色,作为一个大人生活下去。

    在我看来,追求自由,需要从经济独立开始。

    过去,钱是父母束缚子女最有力的道具。

    “到底是谁在养你!”

    短短一句责问就可以令孩子完败。升学、特长、兴趣、以及少得可怜的娱乐……只要需要花钱的地方,都由父母掌握主动权,要受到父母的控制。

    而成年后,如果仍然依靠父母生活,结果必然会因钱的问题被父母按着脖子,无法逃脱他们的掌控。

    毕竟,经济不独立,你就永远逃不出寄生的命运,永远只能在父母的羽翼下,听着父母一遍又一遍的抱怨、唠叨、试探。

    “你在家里住,就得遵守家里的规矩!”

    “你到底打算做什么?刚给你点好脸色你就高兴得找不到北了!”

    最终,你不得不对他们屈服。

    想当一个大人,就要先做一个大人。

    你必须试着用自己的双腿去行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肩膀去承担,不再做你母亲的小傀儡,更不要为了反抗母亲而注意选择相反的道路去走。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不必取悦父母,也不必毁灭了破坏了它给你父母看。

    这里面哪有什么捷径,更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年轻人就应该野蛮生长,你觉得对,就是对的,结果并没有经历重要。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是的,这些高贵而无私的感情都是为了让我们最终成为一个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人,就像舰艇终要离开母舰去远航,情感上可以无限延长,但精神上,我们必须独立成长。

    04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长到能跑能跳,这里面有多少父母的担心?有多少九死一生?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李东宝有段台词——“是个人就饱经沧桑”:

    打在胎里就随时可能流产,当妈的一口烟儿就能把咱弄成畸形。

    长慢了心脏缺损,长快了就六指儿。

    好不容易扛过十个月生出来了,一不留神能让产钳把脑袋夹瘪了。

    都躲过去了,小儿麻痹,百日咳,猩红热,大脑炎还在前头等着咱。

    哭起来呛奶,走起来摔跤,摸水水烫,碰火火燎。

    是个东西就能把咱撞个半死。

    盖多了,不长个儿,盖少了,罗圈儿腿。

    总算混到能出门儿走道了,天上下雹子,地上跑汽车。

    大街小巷,是个黑处就躲着个坏人,赶上谁都是九死一生,弄得好也是个残疾。

    短短几句,说尽了成长的不易。

    母亲对于孩子,总是忧虑的。小时候担心遇到坏人,长大了害怕所托非人,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然后,她疼爱的那个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随之而来的那种不适应以及差异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那个整天哭着喊着粘着自己求抱抱的小婴儿,如今怎么变得他们也认不得了?

    但母亲要做的,并不是一直拉着她的手,而是放开她,让她成为一个离开你,也能有勇气和力量很好的面对生活的人。

    正如纪伯伦所说:

    孩子并不真的是你的,他们是“生命”的子女,产生于“生命”对它自身的渴慕,他们经你而生,却不是你所造生。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供他们的身体以安居之所,却不可锢范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的明日之星,甚至在你的梦中也无法探访你可以奋力以求与他们相像,但不要使他们肖似你,因为生命不能回溯,也不滞恋昨日。

    你是一具弓,你的子女好比有生命的箭借你而送向前方,射手看见了在无限的路程上的标记,而用它的臂力弯曲了你,以使他的箭能射得快而且远。

    愉悦的屈服在他的手中吧,因为正如它爱那飞驰的箭,同样它也爱强固的弓。

    这才是最正确的母女关系:做那飞驰的箭,从母亲的弓中去向远方。

    毕竟,只要女儿幸福,母亲最终会原谅一切。而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最大敬礼,并不是成为她,而是在她的爱中,我终于找到了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那飞驰的箭,从母亲的弓中去向远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ek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