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o
一月放假回了家。在学校几乎待了整整的一年后家成了一个渴望而遥远的地方。提前买了票,一路换乘一路颠簸之后终于到了一个叫家的港湾。打开沉重的行李箱,半箱子的书已经凌乱的像不会睡觉的小朋友。它们是这个寒假我计划要读目标。整理一通后,把书都整理好放在桌子的边角上。清理好书之后发现箱子已经空了。
假期的第一天起得很晚,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午饭时间,桌子上的那一堆书已经曝露在阳光下。斜着看过去发现书好像确实带的太多了。尽管每天都早起,但凭我读书的速度和读书的心情,估计能够读完一半就已经不错了。
洗漱完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坐在桌子前抓了一本书就读了起来。
其实《我与地坛》这本书是大二上期开学的时候去逛书店的时候买的,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放在书架上没有动过它。学期期末的时候有一个月没有买新书,没有从图书馆再借书。就在书架上翻看有以前没有读过的或者没读完的书籍,那时才发现这本书居然被堆积了那么久。断断续续看了一点,期末复习在即只有在休闲的时候才拿来看看。直到学期结束,我把它带回了家。
买这本书其实是因为两年前读在图书馆借阅过史铁生一本很厚的经典集合,书还没有读完就还了回去。
后来在听书的时候又听到了他的书《我与地坛》,说的是他在失去双腿之后每天坐着轮椅在地坛里闲坐着思考后来的路,看墙看树直到黄昏时母亲来找他。母亲眼睛似乎不大好,时常在园子里找很久才找到他。确认他还是活着的坐在轮椅上,又转头离开。他时常在母亲找到他以前就已经发现了母亲。那个佝偻的身躯在园子里的每一处畏畏缩缩的探寻一架轮椅。几次他都看见母亲探寻他的身影,小心翼翼的样子,害怕被他看见却不晓得其实她早已经暴露。可他却没有叫她,她就这样看着她急迫的在园子里找自己。像在玩一场必胜的捉迷藏。
后来母亲因为肝癌去世,地坛还在可母亲却没了。
他在《我与地坛》中说到,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和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一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得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书里的《合欢树》我猜其实也是在怀念母亲。树是母亲种下的树,在母亲去世后树开了花。史铁生也因为写作而获得了许多的奖,当他想要与最为亲近的人分享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快乐的时候却发现那个人早已经离开了。想起母亲还在时,因为那时自己少不更事而忽视了母亲的感受。其实比起他失去双腿的痛苦母亲的痛要是他的两倍多。在《合欢树》里他自我安慰到“她心里太苦了。上帝不忍心就召她回去了。”
成名之后几次想回到合欢树下的那个园子里去瞧一瞧,看看新来的住在他们那户的人家。可几次路过都没有进去,只是在路边望了望。后来园子边上的建筑改建。巷子变得越来越小,小到他的轮椅需要抬进去,小到他已经回不去的地步。
合欢树的花开了,很香!这也是别人说给他听的。
世界上有很多事其实都是这样,一等再等一拖再拖。到最后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懂得珍惜这一切。
仓央嘉措在《问佛》中说:‘婆娑即遗憾,如果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的快乐你也不懂得珍惜。’也许是这样的缘故,遗憾是不断地涌出正如你所享受的快乐一样。
二月要分享的书,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书籍给我们提供了我们不曾有过的经历。在别人经历里经历自己,成长自己,预见自己这就是书存在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一个月读一本书一年你就可以精读12本书。读书其实不在多,而在于读书所带来的感受。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这一辈子其实读几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再重读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与上一次相比这一次又有不同的细节和感受。所以我们慢一点,感受生命里每一个细节。慢下来,与自己好好相处。我们这一辈子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坏的敌人也是自己。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在与自己周旋。这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有聚散的时候,不如让我们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