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古典老师讲到了“三件事”这个工具。
“三件事”的格式很简单,比如#每天三件事#1/100: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比如下面这样的。
每天三件事这样,每天给自己定三件重要的事情,然后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情。
到了晚上,再对当天的生活进行一个复盘,看看有没有做完,如果没有,是为什么,明天还要不要接着做这件事情,再给当天的自己打一个分,比如这样的。
前一天复盘计划做好之后,可以发布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是微博等社交网站,请朋友进行监督,同时相互支持,不断为自己加油打气,比如,我之前采用的是微博打卡的方式。
微博三件事打卡为什么要发到社交网站呢?其实主要是有三个目的:
第一,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自己装下的逼,含着泪也要做好;
第二,获得协作和资源,在这方面我得到的更多是来自于一起打卡小伙伴的支持,虽然我们从未见面,但会感觉到对方一直在那里,给你一个很强烈的支持;
第三是带来领导力,因为行动就是最好的领导力,比如咱们现在的群主组织大家一起学习,甚至创造一个全新的机制去鼓励大家输出,这就是他强悍的执行力,而这其实也在不断锻炼着他的领导能力。
我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接触到三件事和古典老师的新精英的,当时他们举办了一个21天训练营,很幸运,我成为了其中一员。
刚开始玩三件事的时候,我的三件事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你问我我希望达成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这个结果能对别人或者公司产生什么价值?
打卡第五天那我一定是一脸蒙圈,我只知道自己应该去做这些事情,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缺乏结果思维。
那结果思维是什么呢?
结果思维就是一种能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转化为价值的思维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只是一个过程,学到的东西才是结果。而且学习的时候更多的应该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技巧,而不是学习知识。
所以只有让结果变得可以交换——只有可交换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比如我们很多人订阅了很多专栏,每天看了很多东西,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看的阶段,那最后我们只会觉得自己好像学了很多,看了很多,但是实际上这些知识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改变,我们自身也没有得到增值。
所以结果的第一定律是:结果>过程
但如果我们开始思考,开始留言,或者持续记录,整理,思考,行动,然后总结成文字,发表在各个平台上,让这些消息得以传播,那么这些知识就有了更多的价值。
所以结果的第二定律是:有交付价值的结果>无交付价值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会慢慢地思考,为什么在面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其他学员是那样思考的,而自己又是这样想的,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是为什么?别人能思考得更深入又是为什么?
毕竟,你要明白,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对结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大家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可产出的结果和价值却是不同的。
而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体力、时间、精力管理效能方面的区别,更多的是对于结果的思考晨读的不同
所以,结果的第三定律是:能复制的结果>不能复制的结果。
真正能够决定一个人效能的,不是我们做了多少事情,而是把一件事做得有多正确,你能做出什么结果,结果背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如果你想的足够深入,你会发现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有多么难。
这样,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你每天只需要安排三件事就足够了。
比如我现在的工作是编辑,但是我的效能非常低,一个月8篇稿都特别困难。
这个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我的领导以及同事和我说,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毕竟对我来说,努力再多,没有结果,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因为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的欠缺,我似乎总是要付出更多,才能想到别人轻易就能想到的东西,而我要想写一篇文章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把一篇文章写好了。
但是我又不能放弃,因为这样的问题两年前我就遇到过,当时我逃避了,可两年后我依然还是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很多问题就是这样子,你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所以现在只能逼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还是会发现自己进步了蛮多的。
也慢慢地发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简单”这回事,看似别人做得很轻松,但从来不知道别人背后付出了多少,所以不会再去抱怨自己曾经做了多少错误的选择,失去了多少机会,而是活在当下,从周围的每一个人身上去学习他们身上值得学的那些东西。
那么说回“三件事”,虽然每天只有三件小小的事情,但很多时候我都会发现自己完不成,为什么呢?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不想“,心里没有真正地重视。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痛点,想学的太多,但是最后真正学到的太少。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真的是自己想学的东西,还是自己只是跟风,看见别人都在学,自己似乎也应该学一下。
但长期坚持下来,发现很多东西自己并不感兴趣,学了也没什么卵用,这样的东西,就放弃不要学了。
之前朋友让我学手绘视频,说特别好赚钱,我说那研究一下吧,下载了好多资料,每天都把它放到三件事里,可是过了两三个月,这件事还是没有一点进展,我才明白,原来我内心深处根本不想学这个东西,所以后来就直接放弃了。
第二,“不能”,是你重视了,但是能力和资源不够。
比如我要学习写作,这件事关乎到我的饭碗,但是我的能力非常欠缺,一篇简单的文章从找选题到整理资料,再到构思文章,编辑、修改文章我需要至少三天的时间,每次都不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怎么办呢?我要告诉自己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所以我采用了“烂开始”的方法,先把我搜集到的所有观点整理到一起,然后找出我认可的观点进行构思,再去搜集很多案例和资料来佐证他,证明我说的是有道理的。
尽管这个方法看似拙劣,甚至是在自圆其说,但对我来说,它已是救命粮草。
第三,“不应该”,问题不在于你,环境不允许你做。
这种情况呢,可能是空间环境不允许,比如这几天抢火车票、圣诞节、支付宝红包,让我觉得整天都好吵,整个人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工作,所以只能是戴上耳机,或者每隔一个小时就到外面呼吸一下,切换一下环境,也改变一下自己的心境。
其次呢是时间不允许,当然时间挤挤还是有的,这就涉及到前面两点,你有没有重视,或者你的能力和资源够不够。
还有一个就是人不允许,如果你总是被人打断,或者是你的想法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你就很难做成一件事情。
那回头来说“三件事”,我一直坚持了167天,也有小半年的时间,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也让我给自己喜欢的事情留出了很多时间。
现在也正好借着古典老师的讲解去重新回顾一下三件事,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在2017年重新把它捡起来,去一步一步地梳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也希望每一位小伙伴能够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不断改变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借此机会,祝大家圣诞快乐!开心每一天!
网友评论